房县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青山绿水 蓝天白云

2018-03-07 14:39  

悠悠古南河,源出神农架。穿山过峡,纳溪集流,不染点滴尘埃,汇聚到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然后逶迤下泄,绵延千里,恰似一条绿色飘带,又如一根生态长藤,通达汉江和长江。以江河为脉,一线串珠,连结下游七座大水库和七个国家湿地公园,滋养两岸万千繁华。

若使源头好水碧如初,须得万众一心千般护。2012年,房县县委、县政府担当生态使命,着力碧水长流、青山永存,启动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工作。2013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湖北房县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自此,1818公顷库塘湿地、河流水库、稻田溪流,集聚了房县50万人民的呵护目光,令世人心旷神怡,游客心驰神往。

湿地保护,换轨思维。房县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库。先后投入1亿多元实施湿地公园生态移民工程,在城郊集中兴建移民新村2个,外迁安置野人谷镇5个村村民3544人;拒绝水面发包收入,斥巨资推进湿地公园网箱养鱼专项整治,拆除4家养殖企业700多口网箱;补短板,抓治理,大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停建一切项目。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山水相映成趣,鹤舞水波上,鱼翔库塘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湿地蝶变,日新月异。27个成员单位同责共进,携手呵护,主动作为,大力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全面推行“园企共建、社区共建”机制,天然林停伐、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多措育绿,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同步护湿。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山青了,天蓝了,树绿了,花艳了,水草更丰美了,雄山环秀水,水天共一色,让人流连忘返。

湿地文明,方兴未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抓起,‘生态立县’战略从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着墨”,房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如此强调。2017年,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实现管理机构,人员队伍,部门职责,精准定位“四个到位”。主流媒体推出“认知湿地、感恩湿地”专栏30多期。2月2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宪法宣传日等宣传活动一场接着一场,展出展板100多块,印发主题年历、图册等6万余份。湿地文明阔步走进社区校园,走进千家万户。

湿地未来,山水画卷。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头枕神农架,仰观武当山,与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神农峡国家地质公园连为一体,襟带尧治河、黑龙洞、岩屋沟、野人谷、野人洞、挂榜岩、尹吉甫祠堂等知名景点,雄山秀水兼备,神奇地貌、莽莽林海俱全,山水林田湖集于一身,远古石器文化、神农农耕文化、诗经文化、流放文化、宫廷民俗文化、忠孝文化、酒文化、神秘野人文化等源远流长,底蕴厚重。护好碧水,育绿群山,叠加人文,定将大放异彩,成为“旅游房县”山上览胜、水中泛舟的耀眼明珠。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戴文辉、通讯员李先江)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