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赵琳 赵云武 报道:近日,湖北庐陵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化龙堰镇7个村签订了近3000亩的糯稻种植合同,支持糯稻产业发展。近年来,为拓宽群众产业发展路子,增加致富渠道,化龙堰镇政府积极谋划,探索出了“企业+政府+农户”的糯稻产业扶贫新模式。
“过去,在大多数老百姓眼里,只把糯稻当成是农作物种植的附属品,可种可不种”该镇一名农机服务者告诉笔者。为了改变群众这种传统思维,认识到糯稻种植的巨大经济价值,该镇党政领导亲自参与到糯稻种植宣传队伍中,勇当宣传员,不仅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开展“病毒式”宣传轰炸,同时结合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户院会、进村入户以及精准扶贫政策宣讲等机会摆事实、讲收入、谈保障让群众的“心动起来”。经过多次的反复宣传与动员,目前全镇已有600余户群众与企业签约种植,其中涉及贫困户150余户。
糯稻是化龙堰镇的传统特色主导产业,其加工品黄酒、糯米粉(汤圆)、醪糟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由于糯稻种植技术含量高、产量低、销路窄,过去一直是零星分散种植。近年来,化龙堰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传统资源优势,把糯稻产业作为全镇的重要产业给予扶持和发展,并与县重点企业湖北庐陵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了“企业+政府+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实行公司与农户订单种植并以不低于每公斤3.6元的保护价收购,让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推动糯稻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今年,化龙堰镇拟发展糯稻产业5000亩。
为保证群众种植产量,县农业部门为群众购种亲自把关,为群众代购种子3800斤,分发到每位农户手中。同时县农业部门给予政策支持,每亩糯稻种植补贴100元,每月定期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解决糯稻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实际问题。“我们以前是以传统的方式栽植糯稻,病情比较重,施药比较多,产量也不是很高,心里没有底。现在有政府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我们还是比较安心的。”西街村贫困户张宏成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