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家庭农场变身“扶贫车间”

2018-04-19 08:45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柯勇报道:18日,在房县运林种植养殖家庭农场一边干活的贫困户许光明乐呵呵地说,农场内干些锄草、施肥、摘果等零活,去年挣了两万多元,而在以前,辛辛苦苦种地,收成最好的时候一年也挣不到一万元。

贫困户锄草

运林种植养殖家庭农场场主陈运林,2015年,决定回乡创业,干一番能带领乡邻致富的事业。他的想法很快得到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投资100多万元在三海村新建种植养殖家庭农场,做大做强家庭农场产业,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技术员送技术

场主陈运林告诉笔者,家庭农场占地260多亩,其中水稻200亩,果园60多亩,有樱桃、桃子、葡萄、西瓜、冬枣等10个品种,目前长势情况看,果园今年预计收入30万元,水稻40万元,年产黄酒洑5万斤,养殖蜜蜂50箱,正在规划建设农家乐,逐步把农场建成集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家庭生态农场,带动本村贫困户15余户23人,靠打零工干零活每年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在一旁的三海村党支部书记陈伦林信心满满地说:“三海村党支部+农场+农户,立争两年在全村滚动发展葡萄、枣子、核桃等果园一千多亩以上,村集体收入增加8万元”。

近年来,城关镇立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就业增收的乐园。像三海村运林种植养殖家庭农场达100多家,引导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走好“产业+基地+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和路径,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一套脱贫后不返贫的“护身符”,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脱贫,把农场变成了脱贫增收的车间,走出了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