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张贞林 报道: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推进我市“戏曲进校园”工作,日前,市教育局制定了《2018年十堰市“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对“戏曲进校园”工作做出了顶层设计。
组织优秀剧目演出。结合学校实际及学生身心特点,选择优秀、经典的戏剧艺术作品,联合市艺术剧院组织专业艺术演员进学校演出,并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结合本单位实际,邀请戏曲艺术专家开展艺术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
开展教师培训。加强师资培训,依托专业艺术院团的戏曲专家,对本市有特长的教师、音乐舞蹈教师进行戏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教学技能。开展全市音乐舞蹈类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戏曲专业知识和组织戏曲类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全市艺术教师培训,力争让每个艺术教师每年都能接受至少一次的戏曲专业知识培训。
组建戏曲社团或兴趣小组。各校要根据学校现状和学生戏曲爱好、专长实际,建立不同剧种的学生戏曲兴趣小组或戏曲社团组织;示范学校要组建戏曲社团,非示范学校可组建戏曲社团或兴趣小组。开设戏曲教室、戏曲角,设立戏曲知识展板、板报等,为校园戏剧群体和个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培育戏曲示范学校。每个县(市、区)推荐培育一至两个戏曲示范学校,在市直学校中确定3个戏曲示范学校。示范学校要加强课程建设、戏剧演出、普及教育、社团建设、特色活动、成果展示、幅射带动等内容建设,努力形成点面结合、覆盖城乡的戏曲传承新模式。
举办戏曲成果展示活动。各校经常性开展校园、校际戏曲表演活动。在各单位集中展演的基础上,全市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校戏曲展演活动,不断推出戏曲新人新作,繁荣校园戏曲艺术,全面展示全市学校戏曲教育教学成果。
开设特色戏曲课程。各中小学开设戏曲课程,将戏曲教育纳入校本课程,覆盖全市中小学校,与德育、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统筹安排。小学每学期安排一次戏曲欣赏,中学每学期安排一次戏曲鉴赏主题班会,开展学唱活动。市内大专院校结合实际,开设戏曲选修课程。各中小学校接入“长江新媒体剧场·在线艺术教育”等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走近中国戏曲》等媒体内容。
市教育局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辖区各学校“戏曲进校园”工作的监督检查;将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督导不力、推动缓慢的单位和学校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