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郑舒鑫 报道:今年来,姚坪乡扎实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五大活动”安排部署和“双建双结一突出”、“三包”工作要求,姚坪乡采取“五大举措”全面吹响精准扶贫“五大活动”号角。
一是形成合力,“四双”干部大入户
姚坪乡严格按照县委“一个专班滚动压茬式逐村入户”的方式,聚焦“准实”二字,整合全体“四双”帮扶干部深入全乡16个村对所有贫困户(包含部分非贫困户)开展“家家到、户户访”的大入户走访行动,紧盯精准脱贫“四好”标准,要求全体入户走访工作人员用爱心、耐心、同情心、责任心,实现身到、心到、感情到、措施到,全面落实入户走访清单、问题交办清单、整改交账清单“三个清单”,帮助贫困户精准制定详细脱贫规划,宣传讲解精准扶贫政策,深入贫困户家中答疑解惑,攻克难题,全乡精准扶贫“五大活动”实行“日总结、周报告、旬通报、月销号”制度,确保入户走访工作出成效。
二是运用巧力,扶贫政策大讲习
全乡充分利用户院会、讲习所、扶贫大讲堂等形式,结合实际传达贯彻县、乡会议精神,认真梳理研究、宣讲扶贫政策,搞好大动员,开展大讲习,扎实开展宣讲与再宣讲,实现讲习活动全覆盖,标本兼治有力化解精准扶贫领域的信访难题,加强对群众教育引导,确保扶贫政策家喻户晓、入脑入心,着力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努力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带领群众过上小康生活。截止目前,全乡16个村已组织开展精准扶贫讲习活动35余场次。
三是科学发力,产业谋划大发展
针对各村有劳动能力、具有发展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姚坪乡“五大活动”专班进村到组逐户排查,确保产业扶持底数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因户施策,制定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项目、帮扶方案,找准产业致富发展门路促增收。全乡全力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打造产业扶贫“三区一带”格局,即:以平沟为中心的生态有机茶观光片区,发展茶叶面积17000亩;以黄坪为中心的中药材黄姜种植片区,发展黄姜10000亩、以金牛为中心的银杏矮化密植示范片区,发展银杏4500亩,以及以彪虎沟村为中心的发展城郊休憩休闲文化旅游带,着力突出产业增收富民效益。
全乡坚持“五方协作、三金联结”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市场主体+银行+贫困户+保险、股金+租金+薪金),全力打造茶叶、银杏、黄姜、药材、山羊、牲猪、土鸡、旅游产业等“八大产业”,充分发挥扶贫车间的示范带动效益,实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脱贫致富,实现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劳动有收入,加快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截止目前,全乡已养殖生猪10390头、土鸡80012羽、黄牛1500头、山羊20981只,巩固维护茶叶1.7万亩、黄姜8500亩,种植银杏4500亩。全乡已建扶贫车间9家,带动贫困户267户,全乡成立合作社32家,合作社年收入达165.6万元,带动贫困户647户2358人户均年收入增加2350元。
四是集中精力,易地搬迁大推进
姚坪乡全面完善2018年度易地搬迁规划,全力督促各村扎实开展搬迁安置点选址、项目规划、档案建设、招投标等工作,迅速推进搬迁安置点和房屋主体工程建设,科学合理把握工程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七个一”建设标准,即建成一套安全舒适的房屋,组织一次技能培训,找到一个打工门路,完善一套招投标、工程验收和小区管理制度,配套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谋划一个养殖小区或产业基地,配套一分菜园。同时强力推进易地搬迁涉及水、电、路、网、厕等“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全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行“一周一汇报、半月一总结、一月一通报”制度,紧扣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三六九”时间节点,强力推进易迁建设进度,确保全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现大突破。
五是督导有力,工作成效大提升
姚坪乡着力强化精准扶贫“五大活动”工作督导机制,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责任清单及任务台账,健全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查的清单式管理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严格按照清单内容逐条、逐项落实化解,乡精准扶贫办公室、乡纪委及时跟进督办,确保工作落实有纪律保障,工作成效实现大提升。
截止目前,全乡精准五大活动已经走访11个行政村,走访群众1882户,其中贫困户1415户,非贫困户467户,收集问题线索1309条,其中涉及主要矛盾纠纷195条,信息漏洞92条,已经全部移交给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