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众眼中,他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好领导;在上级领导眼中,他是一个有思想、敢于创新的好干部;在单位同事眼中,他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工作狂”,先后荣获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城关镇党委书记林云国。
他抓党建促脱贫永不疲倦。对党和人民事业,永葆一颗“忠心”。在林云国人生的字典里,没有“享受”、“休息”、“家庭”这些词语,取而代之的是“学习”、“思考”、“工作”。自从2015年调到城关镇工作以来,他似乎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总是用心做事以致废寝忘食,用爱做事哪怕赴汤蹈火,他在走遍全镇18个村(社区)后,发扬民主、科学决策,全力推动全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新思路。
2017年,在他和镇党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全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培养后备干部42名,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4个,改扩建5个,成立社区大党委3个,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聚力脱贫攻坚。扶持634户贫困户发展樱桃产业、农家乐等;组织贫困户劳务输出542人;完成易地搬迁404户1066人;医疗救助600人次共计120万元,发放临时生活救助金400人次共计45万元。白天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晚上办公室窗前经常有他挑灯夜战、伏案疾书的影子,由他撰写的《浅谈新常态下乡镇党建新路径》理论文章入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国道路·中国梦》一书。
他抓服务项目永不疲倦。始终落实服务项目不讲价钱。2017年,林云国带领镇班子成员带头发扬“5+2”和“白+黑”的精神,集中精力服务半岛湾大桥、吉甫路、诗经南路、西安路、武当动物药业扩能、神农源中药材、忠和酒业、西街和北街棚户区改造等31个重点项目建设,先后将唐城路、晓阳路、一级路上盘踞近8年的拆迁户一一破解拆除。拆迁征地不惧困难。紧扣“服务重点项目就是推进城关发展的理念”,不讲价钱,不找理由,不拖时间,带头执行,落实上级的各项规定,带头到农户家里做思想动员工作,带头为落户企业解决困难。全年参与协调处理大小矛盾180余起,完成拆迁25户,征地300余亩,确保了庐陵王酒庄、交通物流园、神龙源中药材交易市场等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招商锲而不舍。他一头扎进招商引资工作中,跑企业、找外商、谈项目,全年新招引项目3个,完成招商引资9000万元。同时,对每个村(社区)的办公活动场所规划、选址、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实地踏勘,亲自督办。
他抓和谐稳定永不疲倦。林云国常说,人民群众的“心声”是领导干部的“心愿”;人民群众的“需求”是领导干部的“追求”;人民群众的“困难”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每年初,他代表镇党委政府与分管领导、驻村(社区)领导、各村(社区)书记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工作责任制度。在具体工作中细化、硬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制落实。他坚持带头接访、主动下访,笑脸相迎,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总是一竿子插到底,问题不解决不罢休。同时,推行党委、政府包村(社区)干部对所包信访案件实行“六包”(即包调查、包处理、包督办、包结案、包息访、包稳控)责任制。全镇每一名班子成员都有包保村(社区)、重点包保对象,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联系,谁负责”的原则,结合干部联系村(社区)、驻村(社区)扶贫等工作,常年开展带案下访活动,及时就地化解信访矛盾。201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乡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7年全市维稳安保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全市信访工作优胜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乡镇;在十九大期间的维稳安保工作中,被县委、县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他抓作风建设永不疲倦。作为一班之长,他坚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他坚持说了就算。言出必行、言而有信,以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一股昂扬向上的锐气、知难而进的勇气、争创一流的胆气,提振精神、燃烧激情,破解难题、化解矛盾,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把讲在嘴上、写在纸上的工作变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他坚持定了就干。强化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不搞“家长制”和“一言堂”,凡是党组研究决定的事情、作出的决策部署,必须立说立行、刚性执行,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得讨价还价、不得推三阻四。对承担的每项工作,他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工作不落实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他坚持干就干好。干就干好,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追求。干就干好,不等于干了就好,不等于尽力就好。干就干好,前提是爱岗敬业,基础是满怀自信,关键是超常努力。他自觉遵守党规党纪,切实做到慎小慎微,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纪律规矩挺在前、严起来,自觉融入作风改进的大环境之中,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他抓事业发展永不疲倦。如今的城关,摸清了发展脉搏,走上了发展快车道。他正带领党委一班人以建设“四个城关”力促十九大精神在全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绘就宜居城关。着力打造“东城美丽乡村游,西城文化娱乐休闲区,南城生态养生游憩带,北城田园风光农耕区,老城生态文化旅游健康休闲区”宜居中心城镇;壮大产业城关。建设十里樱桃产业长廊,打造“万亩樱桃观光园”。发展电商仓储物流、商务酒店等实体经济,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繁荣文化城关。持续完善村(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依托十字价值观、道德讲堂、文化大院等实践载体,全力推动双富同步、全面小康;打造活力城关。充分用好“社情民意直通车”,全力打好精准扶贫、重大项目服务、居民参保续保、县一中迁建等惠民攻坚战;组织实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2018年,针对新形势、新要求,借鉴“三官(镇官、警官、村官)”巡村成功经验,探索出了“五长”(河(沟)长、街(路)长、警长、党小组长、户(院)长)工作法,努力构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全力助推城关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是他,一个忠于事业、情系群众、甘于奉献、对党的事业无比热爱的普通共产党员,用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