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蔡全林 丁小曼 报道 :胡翠,出生于房县化龙堰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6年,为了减轻家中巨大的生活压力,帮助父母抚养天生残疾的弟弟,刚满18岁的她毅然选择放弃学业,只身一人到广州打拼。几年里,凭着一身农村娃的勇敢和坚韧,她一步步从公司文员做到了财务主管,自己也积累了一套科学的企业管理经验。
每次回到家乡,看到父母累弯的腰和多年没有明显变化的村庄,她的心中暗暗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说干就干!2013年,她到襄阳、内蒙等地走访、考察、论证,发现家乡发展养殖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就回到家乡,并于2014年联合几位乡亲,共同筹措资金注册成立了房县化龙犇鑫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创业是艰难的,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农业投入大、周期长,在花光了她多年的积蓄以后,为了后续投入的资金,她把亲朋好友家借了个遍,没少受冷落;为了节约资金,她每天和工人一起割草、放牧,经常在牛舍、草场、田间、地头匆忙奔波,几年下来,凭着坚毅和执著,她带领大伙儿勇往直前,创业之路路越走越宽。各级政府和部门给了她极大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鼓励。
经过5年的发展,合作社现有社员52人,截至目前,她的合作社投资600万元,先后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夏洛莱”牛50头、本地黄牛120头;建成标准化牛舍4栋,饲料加工车间1栋,仓库1栋,畜禽医务室1间,办公室2间;流转承包土地实施人工种草150亩,培植天然牧场2000亩。
她的现代化养牛、养羊方式,同时引得周边发展养殖的贫困户纷纷上门请教技术,她总是热情接待,把自己的养殖经验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
对经济比较困难的老乡,她总是伸出援助之手,除了物资、技术上的支持外,还为他们联系销售渠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先后与60户农户签订联养合同,吸纳养牛社员117人,增加农民就业机会13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