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援疆教师邱奎:前行在援疆路上

2018-10-16 10:36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邱 奎 报道:2018年8月26日下午四点十分,走出机舱,赫然映入眼帘的是用汉语和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机场名字“博乐”两个大字。经过两天转机终于从巍巍武当山,历经八千里路云和月,来到 “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美誉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博尔塔拉"是蒙古语,汉语译为"青色的草原"。

现在我已经踏在了西北边疆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惊叹这里的广袤和多彩。远隔千山万水,一批又一批湖北援疆干部人才从长江岸边到赛里木湖畔,印证着楚天儿女的奉献情怀,见证着博尔塔拉与荆楚大地的亲情与友谊。此刻我已经接过这根“援疆接力棒”,正如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所写:“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来到援疆单位——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89团中学,很快就开始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尽管在临行前已经做好了应对各种情况的打算,可来到教室,看见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各种民族学生时,还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这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与内地学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陌生的环境、迥然不同的风俗习惯、急待沟通了解的一群多民族学生,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即将面临的考验与挑战。

面对教材版本、高考模式、学生情况以及工作的变化,我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与当地教师深入沟通交流。这里的孩子淳朴、热情、可爱,教师踏实敬业,提醒着我需要迅速适应角色和转变岗位,找准定位,同时我也感到援疆的重任。精心备好每堂课、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努力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努力实现自己“一朝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的夙愿。

倾心育人,真情援疆,一片丹心抒师魂。

刚到新疆,我们的身体因为时差、气候以及水土不服等原因,出现头疼、流鼻血、口腔溃烂等不良反应,比起身体的不适,精神的孤寂最令人难以忍受。中秋节当天,来自十堰、荆门、随州等几个湖北援疆教师在一起聚餐,一位老师动情地朗诵援疆散文《向逆行背影致敬》一文中:“车没有走,很长时间停留着,停留着,直到我看不见。但你在驾驶座上饮泣的背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时,已是泣不成声;当 “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的歌曲《鸿雁》在餐厅响起时,大家听的泪流满面。

但此刻我不能放歌,西出阳关,只为奏响心中的援疆之歌。

我们告别亲人,暂时放弃原本舒适安逸的生活来到新疆,但是比起那些“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兵团人,比起几十年如一日在新疆艰苦奋斗的边疆干部,我们的付出显得那么地微不足道。我曾经在朋友圈鼓励自己:“迈出第一步需要勇气,坚持下去需要信心”。我们要像大漠胡杨一样扎根新疆、像天山冰雪一样融入新疆、像和田美玉一样点缀新疆。

援疆之路刚刚启程,我已经看到天山美景,作为一名援疆教育者,我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努力前行,用行动书写忠诚和担当。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