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贤忠指出:我县食用菌具有“两多两少”特点 要以好的品质和产量提升市场占有率

2018-11-01 11:29  

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李硕 报道:房县拥有香菇和黑木耳两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房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管好资源扩规模,片区开发抓重点,优化菌种打基础,加工转化增效益,用活品牌闯市场,政策支持做保障”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小小香菇木耳正变身“软黄金”,书写着山区农村的致富传奇。

房县是全国著名的“耳菇之乡”。近年来,为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资金注入、技术入股、土地使用权转让等多种模式,引导农户通过股份制、联户合作制发展黑木耳、香菇产业,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特殊生态环境和长达千年的栽培历史,孕育了房县香菇“色泽好、外观美、清香滑腻、质地纯正”的品质特征。也被营养学家冠以“菇中之王”、“素菜之荤”等美誉。

县委书记蔡贤忠说:“房县的食用菌产业主要是香菇和木耳,香菇木耳一直以来在世界上和我们中国都是很有名气的一个产品,曾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食用菌大会上评为第一名,同时还被国家商务部定为食用菌生产的重点县,香菇木耳的重点县,所以我们这个香菇木耳的特点,他有两多两少,营养物质多,药用价值高,两少就是杂质少、有害物质少,同时还富含核糖核酸和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具有很多方面的好处。”

目前,全县从事段木香菇生产的有2000多户,4000多人。各专业合作社组织有专门的生产专班,在打孔、点菌等用工量大的环节,为社员提供服务。一般每户发展20架,能收获干木菇500斤左右,收入在2万元以上。为突破资源瓶颈的制约,近些年来,房县更多地把目光转向了袋料食用菌的发展上来。2018年,房县已发展起袋料食用菌4000万袋,建成400万袋以上的食用菌重点乡镇5个,20万袋以上的食用菌专业村50个。

县委书记蔡贤忠说:“这几年我们房县县委政府抓住这个得天独厚的机遇,把传统产品做优做强做大,整个食用菌好的品质加好的产量,加起来在市场上提高它的市场占有率,为我们的市民提供优质优良的食用菌产品,我们也相信我们这个地方地理标志产品,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14年房县特产小花菇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惊艳亮相,房县香菇再次名扬四海并迎来品牌销售新的热潮。借助房县花菇木耳的品牌优势,房县食用菌产业经营主体不断扩大,已拥有食用菌加工企业7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现在,房县黑木耳、香菇的品牌价值分别达到5.01亿元和4.43亿元,生产的食用菌产品远销国外。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