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江垚 报道:在窑淮镇阳坪村有这样一位贫困户,每天都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不管遇到啥事他每天都是笑咪咪的,所以村里人都叫他“涂笑笑”。
初见涂友明时,看着憨厚老实不善言辞,个头不高,看着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家住在窑淮镇阳坪村6组,家里6口人,之前就靠他一个人打零工和种庄稼供四个孩子上学,2016年因危房经过群众评议纳入贫困户。2017年,因阳坪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该镇调整产业结构,决定扶持阳坪村发展“黄色”银杏产业,继续扩大银杏产业规模,提高银杏种植知名度,为老百姓探索增收致富渠道。
得知这个消息后涂友明主动找到自己的帮扶干部和村书记,把他想发展银杏矮化密植产业的想法告诉了他们,鉴于他家的情况,镇上决定帮助他统一购买苗子、肥料,并承诺苗子和肥料的成本三年之后再还,并且不收一分钱利息。2017年3月在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的帮助下,涂有明开始发展银杏矮化密植,他自家的地加上自己开荒的山地共计15亩。
同年5月,正值新植银杏管理的重要时期,在县医院检查身体时涂友明不幸被查出了肺癌,得知自己患有肺癌中期,涂友明不想因为自己的病给子女和家庭增加负担,于是他决定放弃治疗,在医生、家人、朋友的开导下,最终同意做手术,经过7个小时的手术,花费了14万元,慈善机构捐款1.5万元,医疗报销4.5万元,家里东借西凑了8万多元。
正值炎热的夏季,刚出院没多久的涂友明,看着银杏地里杂草丛生,妻子就每天早上一大早下地除草,在家休养的涂友明闲不住了,但是做了手术不能弯腰干活,他就搬着凳子去地里帮妻子除草,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也会请几个工帮忙。
他在地里忙植苗,邻居路过时说:“老涂,15亩已经不少了,还在种呢?”。他笑着回答道:“现在重活也干不了,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多种些银杏给家里减轻点负担,还能锻炼身体呢”,一年的时间他和妻子又种植了10亩银杏,都盼着能有个好收成。
今年8月份,功夫不负有心人,阳坪的银杏叶子获得了大丰收,涂友明去年和今年新植的银杏也见到了效益,2017年种植的15亩由于他患肺癌住院,妻子也在医院照顾他,银杏苗没人管理产量不太高好一亩只收了500斤叶子,今年新发展的10亩叶子每亩收了300斤,25亩银杏总共收1万斤叶子,按照一斤一块钱卖了1万块钱。
截至目前,涂友明银杏种植面积达25亩。据悉,银杏矮化密植技术叶子亩产能达到3500斤,按单价1元/斤计算,每亩产值将达到3500元,银杏产业将为涂友明增收5万元以上,他表示今年打算再种10亩银杏。
涂友明用毅力与病魔搏斗,用勤劳摆脱贫困的事迹传开了,他成为了全村的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也让其他农户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其产业发展的信心,同时激发了其他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阳坪村掀起了发展银杏产业的浪潮,就这样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把银杏树变成了“摇钱树”。截止目前,阳坪村共发展银杏1300亩,银杏产业将有力助推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