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周鑫 报道:12月3日下午,大木厂镇党委书记熊伟带领全镇各村书记、第一书记、能人养殖大户就肉牛养殖开展现场观摩活动。
观摩首站来到东河村牵忆肉牛养殖合作社,牛场负责人张安明耐心的向大家讲解着牛场内肉牛品种、养殖方式以及牛场运转机制和利润空间。对这位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一路的观摩,大家来到贫困户刘吉军的“牛场”,100平方的养殖间,10余头壮硕的肉牛承载了他一家人生活的希望。刘吉军本是东河村的贫困户,从牵忆肉牛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后,他从合作社领养牛崽,由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饲料来源,并和合作社签订回收合同,经过一年的养殖现已经可以确保脱贫。“养殖一头肉牛,相当于种下了发家致富的种子”刘吉军笑着说道。
贫困户刘吉军的脱贫案例引发了大家的思索。“从产业选择,到产业扶持,再到市场培育,产业扶贫如何真正落地呢?如何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熊伟向大家提出问题。
带着思索和问题,观摩团一行来到了三元村肉牛养殖合作社。三元村书记吴仕奎向大家介绍到:三元村正在探索“村社一体带动养殖”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村干部带头养殖,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年底分红形式运转,调动群众积极性,带动群众发展肉牛养殖。目前三元村养殖厂房已建成1200平,入栏肉牛100余头,在村干部的带动下,这个规模将不断扩大,带动贫困户数量也将大大增加。
观摩活动结束后,在三元村村委会熊伟总结道:产业扶贫,大木厂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对于产业扶贫,必须选准产业,要想选准产业,又必须先“认清自己”,产业扶贫政府是主导,群众才是主体,要根据群众真实需求,综合各村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统筹兼顾走出属于各村自己特色的产业道路。刘吉军的脱贫案例给了我们启示,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肉牛养殖在政府各项政策的保障和牵忆肉牛这个龙头企业的技术支撑下向大家展现了零风险、零投入、见效快、效益好的美好前景,这就是我们要选准的产业道路。在发展肉牛养殖这个产业上,大家一是要统一思想,下定决心发展好肉牛产业,二是要提高组织化程度,统一种牛的供应和养殖技术服务。不限制具体的发展模式,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可实行“村社一体带动养”“能人大户带头养”“集中建栏分户养”“量力而行单独养”等模式。
熊伟强调,大木厂镇要构建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样样有专班,人人有事做的繁荣产业景象,村级产业与到户产业共同谋划要使大木厂镇各村形成有特色的产业村。要牢牢按照“一主两辅”的产业主导方向发展,种植业上以红薯为主,油牡丹和银杏为辅;养殖业上以肉牛为主,黑猪和贵妃鸡为辅。各主导产业要创新发展模式,将收益落实到每个贫困农户,为其带来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走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从而实现持久脱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