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李硕 报道: 一个在外闯荡多年的游子,回到家乡扭转土地大兴产业,化龙堰镇作峪沟村大片土地扭转,传统农作物变身成为了一片片特色产业,洪军用两年的时间成为了这个村子的脱贫致富带头人,用实际行动在作峪沟村播撒下产业的种子。
2017年以前,洪军在北京做装修行业,年轻就外出闯荡,在大城市也算是小有成就。2017年了解到当前扶贫政策和农村地多人少的现状,他毅然回到房县,在化龙堰镇党委政府的牵线下,到作峪村流转土地,开始兴办产业。
眼下正是虎杖种植的农忙时节,和房县三鑫生物签订种植协议,洪军扭转360余亩土地种植虎杖,每天都是30人左右的用工量,带动了作峪村和附近村就近务工。
作峪村村民孙志祥已经是80岁的高龄,但是常年劳动身体硬朗,现在每天在基地务工,谈起能够在家门口挣钱,老爷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上营村村民刘凤云是基地的领队,今年已经68岁,家里丈夫卧床,两个孙子在校读书,儿女在外务工,平时又要照顾丈夫,又要照顾上学的孙子,产业基地办到了家门口,每天能够就近在基地有收入。
像他们这样在基地常年有收入的村民还有很多,洪军的产业基地2017年种植陕西大红袍花椒100亩、魔芋100亩,今年种植甜玉米100亩,养鹅1000多只,现在又合作种植虎杖360多亩。常年带动作峪村、上营村村民几十人就近务工,其中一半为贫困户。年发放工资20多万元,带动人平增收4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