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善在民警的引导下采集户籍信息。
房县新闻网讯 (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章新俊 特约记者 许世鹏
热心人朱新收养了一名流浪汉,13年来不离不弃,最近又给他上户口,取名朱德善。本报去年起率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这几天,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在内的众多媒体先后关注了朱新收养流浪汉13年的感人故事。记者昨日获悉,一名认亲者已与房县警方取得联系,正在进行DNA比对。
流浪汉不再是“黑户”
今年51岁的朱新是江苏启东人,2000年,他来到房县做生意。大约13年前,一名男子流落房县街头。善良的朱新想帮帮这个流浪汉。于是,朱新常常把一些食物挂在自家附近的一棵树上,这名流浪汉自己会去取。2006年7月的一天早上,他打开店门,发现门口干干净净。事后他得知,原来是流浪汉帮他打扫卫生。朱新觉得他懂得感恩,最终收留了他。朱新见他高高瘦瘦的,加上长时间没有打理头发,就一直以“大侠”称呼这个流浪汉。
“我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他后半生怎么办呢?”去年10月,朱新求助十堰晚报、秦楚网,希望能帮“大侠”找到家人,为他上户口,进而帮他买保险。经过十堰晚报、秦楚网、十堰晚报微信报道后,引来全国多地热心人士提供线索。遗憾的是,经过排查,这名流浪汉的身份依旧不明。
近日,经房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调查核实,给流浪汉上了户口,“我给他取名‘朱德善’,因为他懂得感恩,一心向善。”朱新说:“没有找到亲人,我就是他的家人。”
善人善举引网友点赞
前几天,朱德善领到了户口簿。十堰晚报、秦楚网、十堰晚报微信等媒体再次予以关注,引起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众多媒体的关注,并迅速引起巨大反响,网友们纷纷为朱新的善举点赞。在十堰晚报微信文章后面,网友“春暖花开 ”说:“为朱德善的恩人点赞!你的大爱诠释了什么是道德的力量!”网友“新红梅 ”表示,“有了朱新当年的收留,才有了朱德善的今天,愿朱德善以后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愿好人一生平安。”
在新华社微信文章后面,网友“摆渡人”留言说:“善良可以建起一座城堡!为老朱家人点赞。”在人民日报微信文章后面,网友“奶爸王老吉 ”表示,“解一时之困容易,但能为朱德善考虑得这么长远,很难!为好人点赞!”
已有人联系警方认亲
记者昨日从房县公安局获悉,疑似朱德善家人的赵国耀已与房县警方取得联系。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鄂州市民赵国耀。他说,朱德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离家多年的儿子,“从外形和身高来看,非常像我的儿子。”
赵国耀告诉记者,他的儿子1999年突然离家出走,“儿子离家这么多年,我们先后到黄冈、武汉、宜昌等地寻找,但一直没有结果。”赵国耀在电话中激动地告诉记者。
赵国耀说,“我感觉有点像,但还不确定,还需等DNA结果才能确定。”他表示,一旦确认朱德善是他的儿子,会马上到房县认亲。昨日,记者从房县公安局获悉,朱德善和赵国耀已经在进行DNA比对。
目前,新华社、央视《等着我》、江苏启东的有关部门也联系了朱新,准备对此事进行关注,本报也将持续关注此事。如果您有相关线索,请与记者联系,电话:1806218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