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秦楚网)讯通 讯员 李毓霞 报道:因为从高处搬东西,54岁的房县女子感觉肩膀闪了一下,从此,整整两年,一直奔波在看“肩痛”的路上,各种疗法都未见效。4月初,女子来太和医院脊柱微创运动科住院,终于发现了肩膀里的“破洞”,手术修补后,疼痛才减轻。
这名51岁的大姐姓林,是房县人。据她自己介绍说,两年前的一天,她因为垫着椅子从高处搬东西,当时就感觉肩膀“闪”了一下,疼痛比较厉害。贴7天膏药没有缓解后,她到了当地医院,医院CT检查说是肩周炎,让她做理疗并且加强锻炼。然而糟糕的是,理疗一个月后,疼痛没有减轻。心急火燎的她立刻找到当地一家私人医院,开了中药和贴敷的膏药后,稍微好一点。林大姐以为起效了,开了更多的膏药高兴地回家了。
没想到,一年多后,她的肩痛再次大发作,此次发作疼痛更加剧烈、已经能到了日夜不安、寝食难宁的地步。凡是稍微需要抬手、耸肩、收肩的动作,她都疼痛厉害。才51岁,未来的日子还怎么过啊?带着这样的隐忧,她下定决心来到太和医院治病。
在脊柱微创运动医学科(骨七病区),运动医学组组长孙景东接待了她,在初步检查后,孙景东判断林大姐有可能是肩袖骨刺磨损导致的肩周炎,为了确诊,当天就为她做了MRI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软骨增生、骨头水肿、骨刺导致的肩周炎外加肩袖损伤。结果只有两行字,但是MRI影像里那个直径约5mm的破洞,实在让人看着害怕。
林大姐不明白,好好的,自己肩膀怎么就会破个洞。孙景东告诉她,因为骨刺常年累月的磨损,造成了她的肩袖比正常人薄不少,在最薄的地方,肩袖就磨出了一个洞。
既然是洞,就得修。但是孙景东却说,这个洞不用修补,他可以用一种最新的手术方法—髓质激发疗法解决这个难题:这种疗法需要在肩袖附着区打几个小孔,从骨髓里放出一些髓质和活性物质,让它们贴附到肩袖组织里,利用人体自身修复机能,慢慢愈合。反之如果直接手术修复,手术花费大,而且恢复慢,对患者反而不利。
三天后,孙医生对林大姐进行了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手术仅仅用了40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一系列工作:松解完全粘连的关节囊、磨掉骨刺、肩袖附着区钻孔等等。手术第二天,林大姐已经能够抬起肩膀,而且疼痛也得到了大大的缓解。
4月15日,林大姐出院了,临走前,她慢慢抬起自己的双肩,摆了一个“V”字型的手势,告诉医护人员“瞧,我现在恢复得很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