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琼 报道:时值“八一”建军节之际,房县史志研究中心带领全县党员干部一起追忆房县最早的革命遗址,普及革命传统教育,把红色革命遗址在“房县宣传群”、“房县史志工作群”、“房县档案工作群”等合适的工作群分享宣传。借此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学习英雄张富清事迹向深处宽处实处走。
据房县档案馆馆藏资料和《房县志》记载,房县最早认定的革命遗址只有两处。
一处是房县苏维埃县政府。1931年5月3日,红三军主力到房县,6月23日成立苏维埃县政府,设于县城西街天主堂。贺龙、邓中夏、柳直荀、许光达、汤慕禹等同志当时在这里办公,开会,研究作战部署,领导红军和全县人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红三军政治部主任柳直荀亲笔在天主堂大门口墙壁两边写了两幅对联:“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只有我们的劳苦工农”。大门上方是“苏维埃政府”五个大字。1932年春,红军转移后,当地群众为了保护苏维埃政府旧址,用石灰巧妙地覆盖对联。文化大革命以后,又将石灰抹掉,现出原貌。1979年县委、政府对该遗址进行修缮。1981年被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以后又恢复为教堂,并将原苏维埃政府旧址拆除殆尽。但是该遗址有完整图片保存,提起房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大家都知道在现在的西街天主堂这个位置。所以,苏维埃政府旧址已经活在全县人民心中。成为一个鲜活的代代相传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另一处是红军烈士塔。该遗址位于城南5里地的凤凰山脚下。1931年7月,为纪念红三军在房县牺牲的革命烈士,柳直荀亲自率领军干校的学员在此修建了烈士陵墓,墓前立有“苏维埃红军烈士纪念塔”一座。1958年,房县县委、政府在此基础上修建红军烈士纪念塔。塔的正面镶嵌着贺龙亲笔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现在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鲜花盛开,成为全县人民的纪念圣地。2002年,县委、政府对红军烈士塔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并被省委、省政府确立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确定为“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每遇到重大节庆日,各级各部门都会在此举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我们都要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房县是革命老区,在整个近代革命史中,房县有无数优秀革命儿女为探索救国道路而付出宝贵的生命。这两处房县最早的红色革命遗址,就是房县的英雄儿女为房县解放事业而奋斗牺牲的见证,已经成为一座丰碑,屹立在全县人民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精神高地上,成为人们心中永远高高飘扬的旗帜。人民永远铭记他们,他们的名字叫英雄,人民永远纪念他们,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并把纪念化作坚实的行动,传承好革命精神,时刻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勇往直前、昂首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