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的变迁:盛世治水保安澜

2019-10-11 09:37  

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许波  报道: 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幅蓝图画到底。西河,这条贯穿县城南北的河流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励精图治下,由曾经的洪水肆虐,变为如今的安澜清波。它,不仅仅是房县国家级园林城市的一张闪亮名片,还见证着70年间我县水利事业的沧桑巨变。

漫步西河,犹入人间仙境,八级橡皮坝筑起的人工湖波光粼粼。每天,西河两岸都聚集着数万市民在此休闲娱乐,晓阳村退休干部丁文生隔三差五都会到第七级橡皮坝旁晨练、垂钓。

晓阳村地处西河北端,由于地势低洼而被当地村民称为“四水归池”之地,70年前,这里因洪水泛滥而取名杨泗庙。“每年这个地方都容易发生洪水。两岸的老百姓因为能力有限,没办法对河岸进行修理,一到夏季暴雨期到处都是洪水,冲毁的良田、房屋,不计其数,那时候夏天真是怕下雨。”提起曾经洪水肆掠的杨泗庙,丁文生仍心有余悸。

洪水肆虐的10年间,晓阳村村民一到六、七月汛期前都会不约而同的搬离家园、投亲靠友,直到八、九月份才会回到家中收拾残垣断壁、重建家园,这一历史直到1970年才有所改观。

“三万人奋战了一冬一春 ,修了三十公里的石基沙体。有了河堤以后, 老百姓在河堤旁改了几百亩的良田,让粮食有了保障,遇上下暴雨的时候老百姓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 提起40多年前的那次河堤建设,丁文生满是自豪。

1970年至2000年的30年间,靠着30公里的石基沙体河岸,晓阳村的泥沙田逐渐由洪水泛滥前的180亩发展到良田近千倾。然而,由于石基沙体河岸存在“跑冒滴漏”的现象,晓阳村的水田粮食产量远远低于其他村。

进入新世纪以来,历届县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从2000年开始,修建了西门河、北门河河堤,不仅增强了防洪功能,还让市民有了一个休闲,娱乐,观光的场所。此后,我县将西河沿线的三海、白土、东关、晓阳、八里等村的河堤建设纳入每年的政府十件实事之一,还倾斜配套了国家水利建设资金。如今,西河、军店河、高枧河、马栏河都相继建成了集自然景观、水上娱乐、防洪灌溉、生态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70年间,房县的治水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的把洪水从根本上治住,再加上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上游水土保持的好,这些年县城里都没有发生过水患。”见证了70年间我县河道治理的丁文生,言语间充满了对党和历届县委政府的感激之情。

从洪水肆虐到江河安澜,70年来,历届县委政府励精图治治理西河,书写了我县水利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如今,县委书记担任“第一总河长”、县长担任“总河长”的县乡村三级河长制体系已初步形成,“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集结号已吹响,盛世治水的水利现代化蓝图正在房陵大地上徐徐展开。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