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许波 报道:化龙堰镇党委副书记、县政协委员张丽莉将民情冷暖挂在心头,将民众关切落到实处,在精准扶贫的前沿阵地履行着一名政协委员的神圣使命。
“这捏到有感觉吗,平常自己也要活动活动,把它捏捏活动活动, 这样对身体有好处。" 记者见到张化 张丽莉时,她正在为贫困户魏江云按摩手臂。
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是化龙堰镇化龙村贫困户魏江云,而眼前这位帮老人按摩手臂的女子是该镇党委副书记、县政协委员张丽莉。十年前,魏江云老人因突发丘脑出血从此便卧病在床,一家人为了治好她的病更是债台高筑,十年来,正是张丽莉的细心关照才让魏江云一家重拾了生活的希望。
化龙堰镇化龙村贫困户刘立海告诉记者:“我爱人是09年得的这个病,得的这个病后家庭生活条件就不行,平时就是靠为街坊邻居销售点点面条,维持不了生活,张书记了解到我们这种情况后联系了政府食堂(销售面条),给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生活有了保障。”
在政策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为贫困户“开小灶”并不止魏江云一家,2017年,身为政协委员的张丽莉到贫困户魏江云家入户走访时,了解到魏江云因肢体残疾甚至连一路之隔的化龙街都没去过后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同情和思考,年底开政协会议时,她便撰写了为肢体残疾人“按需配备”轮椅的提案。
化龙堰镇党委副书记、县政协委员 张丽莉回忆说:“入户调查看到魏江云这个残疾人非常遭罪,然后我们对全镇的这个残疾人做了个全面的调查,后来写了一个提案就是给残疾人“按需配备”轮椅的这样的一个提案,也引起了县政协的高度关注,后来给我们全镇一共捐了40多部轮椅,后来还有其他的残疾设备一共也是四五十个,然后送到这些残疾人户中,也确实给他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带着感情、带着为贫困群众服务的情怀投身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是政协委员张丽莉的初心,同时也是她身为乡镇党委副书记开展基层工作的制胜法宝。化龙村贫困户刘金枝一家长期住着D级危房,易迁安置房建好后老两口又不愿意入住搬迁小区,提出的要求又不符合政策,张丽莉接访后,先后无数次上门反复做工作,给一家人讲政策、讲感情,真心实意帮他们谋划今后的日子,同时她还带着土管所人员、村干部一起到户,为刘金枝已分户出去的大儿子办理了建房手续,最终消除老两口的后顾之忧,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搬进了易迁小区。
化龙堰镇化龙村贫困户刘金枝说到:我们担心的是我们老大回来了没得处儿住,我们这是三个人的房子,最后刘书记、村干部还有就是张书记操心帮忙把我们老大的准建证给我们办了,这样我们的顾虑就没有了。”
龙堰镇党委副书记、县政协委员 张丽莉说:“做群众工作就是要站在他的角度换位思考替他想一想,他既然来找你肯定是有他的困难,你认真的听他说,能解决的给他解决到位,确实不能解决的你只要是思想工作给他做通了,他也是理解你的。”
自精准扶贫战役打响以来,张丽莉走遍了化龙堰镇16个村居的沟沟岔岔,她所驻点的西街、化龙两村没有发生过一起越级信访案件,在所驻片区1264户“户户走到”过程中,“白+黑、5+2”更是家常便饭。
化龙堰镇党委副书记、县政协委员 张丽莉说:“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深入群众、为群众解难,将民情冷暖挂在心头,将民众关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