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房县一名乡村女干部的抗疫日记

2020-02-13 18:06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敏 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2月6日,我从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员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队队员, 在抗击疫情的这几天我和村医一起入户排查、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深深体会到防疫一线村医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村医的社会责任,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2月12日,晴。一大早,青峰镇张家河村的计生专干兼村医刘莉就来到村卫生室,对卫生室进行全面消杀之后就背上药箱、戴上口罩,拿着温度计和“返乡人员情况摸排表”急匆匆出门赶往返乡人员家中。      刚出发不久就接到村民的电话:“喂,刘医生,你在哪儿,我们孩子不舒服要到卫生室打针。”“我在去常家河的路上,要给8组群众测量体温,孩子没发烧咳嗽啥,”“孩子不烧、也不咳嗽,好像是吃坏了,我们要给孩子打一针,你嘛滴转来,”“孩子不烧也不咳嗽,你们先观察一下,等我回来了你们带孩子过来看看,”“那不行,我们娃子要紧,你要不转来的话,我们投诉你,”“莫着急,现在返乡人员摸排查体温是大事,不能大意马虎,我大概12点多能赶回去,你们先给娃多喝点热水,让他休息一会。”挂掉电话,我问这是哪位村民,态度这么差。刘医生解释道:“自疫情发生以来,每天都有这种情况发生,估计大家都害怕,所以心情不好,态度、语言就恶劣了一些,不过没事,我不会放心上的。”步行大概1个多小时我们来到8组,刘医生取出红外线额温枪一一为大家测量体温,并做好详细登记。量完体温,还要交代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安抚返乡人员思想情绪,叮嘱他们一定不要外出。就这样马不停蹄,一上午排查了19户,为72人测量了体温。

回到家已经下午1点多了。她草草的吃口饭又赶紧来到村卫生室。早上打电话的村民早已带着孩子焦急的在卫生室门口等待。刘医生按常规做了检查,给大人做好解释,孩子只是吃坏了而已,不需要打针,这几天注意一下饮食,吃清淡点,不要吃的太油腻。随后,又有几位村民来买一些常用药,说是备用着。等把这几位村民安顿好已经是下午3点10分了。我和她又继续下一个村民小组的排查与测量体温。      “刘医生,你不用来了,我回来都20多天了,你看,我不好好的吗,啥事都没得(武汉返乡人员)。”“那不行,还是查一查安心些,你们家人多,都必须查体温,等疫情过了我就不来啊。”“刘医生,你们工作做的真细致,每天都要来查体温,那你们好辛苦啊,我们还是听党和政府的话,呆到屋里不出去,不给国家添乱,你们也好少跑一点路”。等这个村民小组排查玩,天已经有点微黑了。回村的路上我已感觉有些疲惫,但她依然精神十足。“刘医生,你天天这样,累吗?又没有防护设备,你不怕呀。”“最开始有点累,也还有点小怕,这都20多天了,感觉还好,现在信息发达了,老百姓获悉疫情的渠道多了,自觉意识提高了很多,只要全村没事,我苦一点,累一点算不了啥,谁让我是共产党员呢。你不一样吗,放弃休假,又到我们这儿搞疫情防控工作,还不是一样的辛苦。”看着她弱小的身影,莫名一股感动,谁说女子不如男,在疫情防控的路上又有多少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呀。

自接到防疫任务以来,她坚持每天为村民测量体温,叮嘱村民不要串门,做好自我防护。因忙着防疫,家中老人无人照料,家中孩子无人陪伴。但她依然在抗疫的路上勇往直前。随着疫情发展,投入“病毒战”中的村医越来越多。在逆行者中,许多和刘莉一样的乡村医生,奋战在农村一线抗“疫”,他们无惧疫情,在鸡鸣狗吠中敲开每户返乡人员的家门,依靠的“武器”仅是一个温度计、口罩和医用手套。在科普宣传的作用下,村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不断提高,加上现在医学和科技进步,相信一定能战胜疫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