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风采】刘桂梅:守在一线 是我的责任

2020-02-21 11:03  

      疫情当前,一线医务人员是最劳累的人,也是最感动我们的人。在县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医务人员,她虽然不是共产党员,却有一个共产党人的担当,用行动诠释着医务工作者内涵和魄力。

      今年52岁的刘桂梅,担任县医院感染科护士长和胸泌外科护士长多年,19岁参加工作,疫情侵犯时,是医院第一个递交请战书的人。有着33年护龄的资深护士长刘桂梅同志说:“我们是医护人员,防控面前我们守在一线,是我们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医院于1月24日下午正式成立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刘桂梅同志于1月25日进入隔离病区,并担任五人小组组长,于25日早晨7:00进入隔离病房,不吃不喝连续工作11个小时,直到下午6:00才脱下防护服,走出隔离病房,整个人处于完全透支的状态,却没来得及顾及自己,而是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隔离病人的情况。1月30日,医院发布去广济医院组建隔离病区,开辟第二战场的重要通知,院领导提出让刘桂梅同志带队的建议,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她说:“我有多年感染科工作经验,并且经过此次进入隔离病区工作,积累了一定应对新肺炎的知识,加之我心理素质好,是此次带队的最佳人选。请领导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刘桂梅同志30日早晨6:00到达新病区开始紧张的忙碌。从病人的床单和所需用物一点点料理,由于所需物品种类繁多,加之人手紧缺,很多物资不能迅速采办到位,她们只能一边为病人治疗,一边筹备物资。刘桂梅同志心疼患者,更心疼和她一起奋战的孩子们。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同家人和其他同事分开,她们吃住都在病区。但大家心思都放在病人身上,刘桂梅同志就挤出时间从床单、被褥、毛巾、梳子等这些生活用品开始筹备,吃饭问题还没来得及解决,她们就吃泡面。简陋的条件让刘桂梅同志心疼不已,她多么想让她带领的这群孩子们能吃好睡好,但她们把心思、精力和物资都用在患者身上。

刘桂梅同志表示,我们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更不会在意住的差一点,吃的差一点,只要能多挽救一个生命,再苦再累也值得。

      刘桂梅同志从腊月三十进入病区至今,每天睡觉不超过2小时,医生护士都非常心疼,劝她注意休息,保重身体,但她说:“愈来愈多的病人等急住院,我少睡一分钟,患者就多一份希望。” 3日上午11点,刘桂梅同志突然接到爱人的电话,告之她婆婆去世的噩耗。刘桂梅同志万分悲痛,但仍然坚守在岗位上。院领导和同事们劝她回家处理婆婆后事,她都拒绝了,她说:“我婆婆自我们结婚就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30年了,我们婆媳亲如母女,没想到竟没能见她最后一面,十分难过和愧疚。为了给更多人生的希望,我没能在婆婆身边尽孝,但我想婆婆一定不会怪我的,老宋也不会怪我的。”说完,刘桂梅同志便忍不住在一旁抹泪。     需住院的患者太多,病房很快就住满了,面对焦急等待入院的患者,刘桂梅同志化悲痛为力量,带领另一名护士长,投入到开辟新病区的紧张工作中。看着刘桂梅同志单薄而忙碌的身影,我们感动之余,只能在心里默念,希望她能保重身体。

细心的刘桂梅发现,病区的患者都很紧张恐惧、情绪低落,时常看到他们叹息和哭泣。针对这种情况,刘桂梅同志建了一个医护患沟通群,每天再忙也要跟他们一 一沟通,解答患者们的疑虑,帮他们疏导不良情绪。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些病人吃不下饭,刘桂梅同志就和大家一起把自己的汤送给他们喝;患者入睡困难,就在睡前跟他们聊聊家常,患者的情绪很快就稳定了,也愿意积极配合治疗。

       在县人民医院院像刘桂梅同志这样,疫情面前不计生死、不计报酬、舍小家、为大家的典型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她们是这个时代前行的楷模她们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她们用自己的言行和担当激励着无数个人们前行的脚步我们只盼望等到春花烂漫时她们凯旋归来的身影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