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柯勇 余小鹃 报道:干部多跑腿,群众不出门,齐心抗疫情。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防止人员外出交叉感染,在杜绝小区居民出门的同时,为了搞好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房县城关镇动员全镇村(社区)党员干部、驻村(社区)工作队员等全部参与防控工作,分别村(社区)成立了“红袖标”志愿服务队、医疗志愿服务队、宣传志愿服务队等多支队伍,构筑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防控网络,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群众微信“点单”
“冯主任吗,我是村上李天华,我家没有米了,液化气也没有了,能不能帮忙代购一下”,2月15日早上刚上班,八里村冯海霞就接到村民用微信打来电话。边接电话,她边在社区物资采购本上记录下居民反映的需求。刚放下手机,另一个反映要购买土豆和洋葱的村民又打电话进来了。
各网格对居民上报物资做好登记
城关镇人多、面广、点多,此次各村(社区)代购采用的是网格化管理模式,共投入县直单位党员干部、镇村(社区)干部和志愿者700余人,将全镇共划分为142个网格,每个网格中安排有专人负责群众自主“点单”服务,避免点单过于集中带来的重复和无序。每天在村(社区)的 统筹安排下,各网格楼栋长、网格长认真记录下群众点单需求并统一到指定超市配货、采购。
“流动超市”进村
2月17日,在花宝社区,接到群众的采购需求做好登记后,社区生活物资代购员就前往超市配货采购,上午9点出发,11点30分左右就满载一车各种居民生活物资返回到社区卡口处,车上装满米、面、油、蔬菜等各种生活必需品。
在管制交通和人员管控期间,为方便提供代购服务,城关镇每个村(社区)分别调配一辆专门的物资采购运输车负责采购运送各种物资,将“流动超市”搬进各村(社区)。
代购人员 “送单”
代购人员“送单”县黄酒局志愿者为小区居民配送物资 “舒大姐,你需要的东西,你看齐没有?今天还有需要代购的吗?”“太麻烦了,谢谢你们哟!”接过自己“点单”需求的物资,老城社区居民舒丽连忙感谢道。
“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出门,出门要戴口罩。需要买啥尽管打电话,让我们跑腿。”两名男子叮嘱一番后,又走进向下一个小区楼栋………… 这是2月20日出现在老城社区的暖心一幕。原来,这两位中年人一位是社区书记赵连祥、一位是该社区党员刘世权。他们把从超市“代购”回群众“点单”需求的生活物资,忙着给居民“派送”到小区门口。
为保证群众少出门,切断病毒传染源,同时又最快速度将各种物资送到,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代购人员在物资配送上各显神通,想出各种“花样”。在泉水社区,社区生活委员正和镇直包保干部通过小区栅栏将一箱土豆、洋葱、大米等物资递给成本房小区居民;在联观社区,代购人员将一袋药送到设点卡口处,亲自交到群众手里才放心离开;在白土村,志愿者们用双脚爬上每一层楼,把代购物品放在居民门口并敲门告知;在三海村、温泉村、东关社区、老城社区等各村(社区),代购员都在积极行动,不断一天、不漏一人将基本物资配送给每一个有需求的群众,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一封特殊感谢信
“这些代购很负责、太贴心了,疫情这么严重,我们每天都安全待在家里,但他们每天在外面跑来跑去为我们买那送这的,你们辛苦了!太感谢他们了!”白土村民吴大妈满怀感激说道。 在泉水社区,居民邢某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细致到位的帮助,心怀感激,特向工作人员写了感谢信,他说:“百忙之中,社区干部了解我实际遇到的困难后,高度重视并及时给予解决,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
一封特殊感谢信泉水社区受帮助群众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据悉,疫情期间,代购员为各村(社区)居民群众代购已达3000余次,疫情当下,人人都是抗“疫”的一份子,这些爱心代购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担当和奉献,赢得了群众的连连称赞。 “群众按需点单,干部代购派送,干部变身为‘代购员’,不但为大街小巷居民送去生活物资,同时还做好了疫情防控宣传、疫情排查、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城关镇党委书记林云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