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化龙堰镇李堰驻村第一书记戢太敏
● 记者 唐玉
“老戢”!你试哈这衣服合身吧?听说你没得衣裳换,我专门从屋里选了套拿过来,你先试哈,将就着穿!
“老哥”!说出来不怕你笑,我都快个把月没换衣服了,你这来的刚好,真是雪中送炭呀!
27日清早,李堰村民宋波给驻村书记戢太敏带了身换洗衣服,这是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老戢”第一次换上干净的衣服,解决了他的燃眉之需。
热心村民带来换洗衣服
大家口中的“老戢”名叫戢太敏,2014年被选派至化龙堰镇李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性格随和,做事踏实,开展扶贫工作期间和老百姓打了不少交道,解决了老百姓很多实际困难,6年的默默坚守,不仅改变了贫困山村的面貌,还和村里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老百姓都亲切的喊他“老戢”。“老戢”不仅是扶贫战士,还是“抗疫”先锋!
临“疫”受命显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一名党员和驻村书记,戢太敏时刻牢记党的嘱托,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带领工作队赶往李堰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当时走的匆忙,连衣服都没顾得上带,平时工作忙,也回不去,谁知道这一来就是个把月,真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戢太敏说道。
身体力行显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曾就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李堰村抗疫一线,戢太敏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含义。卡口值守工作时间长,条件艰苦,有时候天气变化无常,遇到大雪或下雨刮风天气,浑身冻得冰凉,尽管如此,戢太敏坚持以身作则,白天忙着宣传和测量体温,晚上到卡口值守,丝毫没有懈怠,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每天晚上准能在卡口看到他的身影,连日来的坚守,累积劝返60余人,在遏止病源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堰村版图面积大,牵扯范围广,在入户排查工作中,要想每家每户走到,摸清摸实每个人的情况,需要跑不少路,花费不少精力,于是在分组时,戢太敏把自己分到了最偏远的片区,硬是凭着两条腿,实现了走访排查全覆盖,掌握了一手信息。要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是重中之重,有的老百姓比较犟,对疫情认识不深,反复劝说仍然出门乱串,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戢太敏总能不厌其烦,反复宣传,耐心劝导。村上只有一台宣传车,为保证全村每天四次宣传无死角,他常拿着一面锣边走边喊,用自己的脚力丈量着村里每一寸土地,他常对身边的人说:“疫情防控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要有耐心和细心”。
自掏腰包给村民发放口罩
辛苦耕耘显成效
往年正月的李堰村,大家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之中怡然自乐,走访拜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要么抢抓时机,往来田间地头,脸上总是洋溢着期待丰收的笑容。如今走进李堰村,路上除了卡口值守人员和沿路巡察的志愿者,基本看不到人,仅有一台宣传车一天到晚不停的喊着不出门、不聚集、勤洗手、勤通风……家家户户大门紧闭,略显凄凉。看似凄凉的场景却显现出老百姓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全村521户1496人,截止目前,无一例确诊,无一例疑似病例,是名副其实的“一方净土”。“我们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在这非常时期,戢书记带领工作队协助我们抗击疫情,从疫情开始坚持到现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我非常感动,老百姓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他们的帮助和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信心”。李堰村党支部书记宋学进激动地说。
每天两次给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
自古忠孝两难全,守住脚下这片净土就是尽孝
身处抗疫一线,年迈的父亲和5岁女儿是他唯一的牵挂。戢太敏父亲今年88岁,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常年需要照料,好在妻子理解,每天忙完工作悉心照料父亲,毫无怨言。每天晚饭后的十分钟是戢太敏父女俩的“独处时间”,“爸爸,你啥时候回来呀?我好想你!”,“过几天就回来了,你安心待在婆婆家,不能闹,要听话”,每次视频都是同样的话,“过几天回来”也成为了一句谎言,一次次的食言虽然让他内心深感自责,但他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尽管当前李堰村情防控形势良好,但是我们面对的这个病毒十分狡猾,任何麻痹大意和松懈都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只有全村团结一心保持定力,一鼓作气,才能取得这场疫情阻击战的最终胜利,守住脚下这片净土。“尽孝是天经地义,想家也在所难免,但是现在是抗击疫情关键时期,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我们需要再坚持坚持,再熬一熬,就过去了,我父亲也是退伍军人,相信他能理解”,戢太敏说道。
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改变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在“扶贫战士”和“抗疫先锋”之间,改变的是工作方法,不变的是为民谋福的初心和打赢战役的决心;在“不惑”和“知天命”之间,历经的是岁月流逝,沉淀的是鱼水深情;在“家”与“国”之间,他“舍小家”“顾大家”,正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态度,脚踏实地的朴素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