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琴: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坚守

2020-03-03 09:16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戴新龙 报道:2020春天的脚步,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得沉重而寂静。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一群人没有恐慌、没有退缩,毅然逆行,日夜奋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她们用医者仁心,守护着人民的健康与平安,传递着温暖与感动。刘玉琴同志就是她们中的一员,也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交上合格答卷。

我是年轻人,我不上让谁上

刘玉琴同志是一名90后年轻护士,她所在的万峪河乡卫生院是偏远基层卫生院,全院专业的医护人员不过十来人,肩负着保障全乡8000多名群众健康的重要使命。大年三十,防控工作开启后,乡卫生院迅速召开了“抗疫”动员会。会后,刘玉琴向家里人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自己要参与隔离病人收治工作,全家人得知她的想法,劝她再好好想一想,能不能参与一般性的工作。因为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参与隔离收治工作,要直接面对发热病人,面临极大的感染风险。况且,家里还有3岁的小女儿,也需要妈妈的陪伴。

刘玉琴同志毫不迟疑,她说“我是年轻人,身体健康、精力好,抵抗力强,我不上谁上,你们不要担心我”匆匆挂了电话,她迅速写下了自己的请战书,“疫情就是命令,医疗前线就是战场,我们是战士,在这个危难时刻,战斗在一线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我想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寥寥数字,却重如千钧。作为一名90后护士,刘玉琴用最简短、最朴实的语言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和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她是这场战“疫”的最美逆行者。 

同病毒战斗,是她的“硬核”告白

刘玉琴所在的医疗组,负责护理19名发热人员,她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每一名发热留观病人的情况,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昼夜奋战。“在监测和登记工作中,对不理解、不明白的要耐心解释、悉心劝导,对于多次测量体温异常或者有感冒症状的人员,要及时向县人民医院上报。”这是刘玉琴同志和同事们每天工作的常态。

想着自己还年轻,她总是抢着值夜班,在晚上值班的八九个小时里,需要同时护理数十位患者,随时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她就一直不停奔跑在各个病房之间。往往一个夜班下来,汗水浸湿了厚厚的防护服,口罩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不能喝一口水、不能去一趟洗手间,不敢合一下眼,但这一切,刘玉琴同志从没抱怨过。

最艰难的是刚开始那几天,“防护服不透气,两层口罩都是湿的,呼吸很困难,感觉头重脚轻”由于以往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开始几天,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刘玉琴几次晕倒。“能坚持吗?”同事很心疼地问道。“没事的,我会慢慢习惯的”。这就是刘玉琴同志现在最真实的回答。

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患者如同亲人。管好每一位病人、查好每一次体征、写好每一份病历、关心好每一位病人,是刘玉琴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白米村群众李某,是一位独居老大爷,因为发热住进了医院,按照规定要集中隔离留观。可是由于交通管制,儿子媳妇都在外地无法回来,老人的饮食起居便成了难题。“大爷,您别担心,您在这里,我们就是您的亲人”一句简单的话语,温暖了老人的心。刘玉琴每隔4个小时,帮助老人测量一次体温。每次吃饭时,她总是先把饭盛好,端到老人床头,亲自看到老人吃完后,她收拾好碗筷,自己才去吃饭。知道老人牙不好,她特意叮嘱厨房,尽量把菜炒烂一点、饭蒸软一点。

“这个菇凉,心眼真好,比我自己菇凉还孝心!”老人康复出院时,拉着刘玉琴的手,久久舍不得放开。

坚守和付出,是她的心甘情愿

医院里,是全乡发热留观人员的殷殷目光,是刘玉琴为之奋战40来个日夜的战“疫”阵地;家里,有全家人的担心,有小女儿的绵绵想念。虽有牵挂,但防“疫”战打响那一刻开始,就绝不会再退,坚守和付出,是她的心甘情愿。

刘玉琴的家,离卫生院不远,但抗疫期间,她几乎没回过家,为了全乡的疫情防控工作,她就带着生活用品来到医院,想孩子了也只能视频通话,孩子每次望着她就嗷嗷哭。“妈妈,我好想你啊,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她含泪说,“妈妈在医院打病毒,你在家好好听爷爷奶奶话,妈妈忙完了就回来陪你玩”。

刘玉琴同志仅仅是一名平凡普通的护士,面对肉眼看不见的敌人,她主动请缨、以身涉险,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期白衣战士的神圣使命,是勇敢的逆行者、最美的白衣天使。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