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镇:抗击疫情不胜不退,春耕备耕有序开展

2020-03-03 16:14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赵先华 代鹤 报道: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春耕生产的重要阶段。红塔镇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备战春耕,做到了防疫、春耕两不误。虽然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大规模生产的热闹场景,但各项农事生产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村民都戴上了口罩,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劳作,整地、育苗、追肥……农民们在荆楚大地上播种新希望,勾勒出一幅人勤春早的动人图景。

黄桃树栽出新希望

油坪村贫困户付远炳,一大早就跑到黄桃基地上工:“村上新搞了700多亩黄桃基地,找了十几个人下地干活,一天工资120元,给我们培训时要求我们戴着口罩,上地干活也都是远远地分开各干各的,既干了农活也不耽误防疫。”

放眼望去,油坪村坡地已完全完成平土,现在带着口罩的村民正在平整、挖坑,土地上的小树苗孕育着新的希望。据了解,油坪村实行划分区域,让村民分散干活,避免人群扎堆,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从‘关门宅家’到‘关门上山’,不仅心情更舒畅了,每天还有120元工钱,既能保护自己不出门,又能栽下新的希望。”付远炳笑着说。

据了解,红塔镇秋冬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投资合计153.4924万元,重点在六谷村、油坪村,主要栽植黄桃树,其中六谷村坡地261亩,油坪村坡地737亩。栽植时使用的苗木是上涨健壮,顶芽饱满,苗木的高、粗和根交符合规格的I级苗,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确保黄桃树健康茁壮生长。

种茶树种出金叶子

在南潭村、塘溪村、旱粮场村,也见到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耕生产画卷:群众们都戴起口罩,以户为单位,分隔着耕田翻地、挖沟起垄,有的群众在种茶树、栽树苗……据了解,在南潭村茶叶基地务工的村民全是疫情期间无外出、与外来人员无接触且身体健康的贫困户,150亩的茶叶种植用地已经全部完成翻耕、起垄、下底肥步骤,50亩种上了茶籽,还有100亩需要移栽茶苗,只等疫情结束,运送茶苗。

“现在农户基本都在各家地里面干活,严格控制人数,必须戴口罩是基本要求。疫情防控是重点,春耕备耕不能误,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对春耕生产期间如何落实防控措施,红塔镇副镇长齐国强介绍说。“南潭、兴胜、塘溪、旱粮场连片茶叶基地占地2000亩,生产绿茶清茶为主,现已完成直播,预计两个月出苗,3年以后建收,利润可达到6000-10000元/亩。”

养蜜蜂养出钱罐子

“现在天气渐渐暖和了,正是春耕备耕好时节,我们要一手抓防控阻击战,一手抓脱贫攻坚战,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要聚焦农民增收抓好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干群同心坚决打赢这两场硬仗。”朱湾村书记朱斌云语气坚决。

朱湾村养蜂专业合作社于2019年5月开始引进中华小蜜蜂500多箱,共带动贫困户149户,每户以1000元入社。疫情面前,为确保贫困户产业发展有保障,朱湾村村两委精心对产业进行规划,并组织实施。及时联系了九道神龙顶养蜂专业合作社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由于疫情防控期间,车辆及人员不能流动,村两委积极与镇政府沟通联系,按程序给体检合格的技术人员办理了通行证,近日三名技术人员到达朱湾村,对养蜂技术进行了专业指导。随后,村两委安排了两名工作人员与技术指导员一起,分为两个小组,在做好防护措施后开展工作,一是对500多箱蜂群查漏补缺,完成补蜂工作,达到箱箱有蜜蜂;二是将蜂箱全部放置到油菜田中,以便蜜蜂在油菜花开后采蜜、传粉,同时也能增加油菜籽的产量。目前,朱湾村已顺利完成这两项工作,为实现今年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之计在于春,疫情当头奋力行,抗击疫情不胜不退,春耕备耕也要有序开展。”红塔镇党委书记刘坤说,疫情防控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春耕生产关系到群众脱贫致富,既要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心上,也要把脱贫攻坚抓在手上,坚决打赢“两场战”。

目前红塔镇已经在南潭片区、朱湾片区机械起垄茶园2000余亩,六谷羊肚菌新增50亩,油坪经果林种植600亩,正组织人工栽种2万株果苗,到处勃勃生机,希望升腾。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