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赵先华 陈鹏 报道: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给每个人2020的春节记忆刻上了令人难忘的印记。在全民居家防控的形势下,却有这样一群可爱而又勇毅的年轻人,从年三十开始就来到单位上班,逆行而出,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工作要求,主动作为、闻令而动、全力以赴,及时响应群众需求,用行动表明态度,用服务体现关怀,用成绩彰显实力,为红塔镇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就是红塔镇党政办、扶贫办的几个90后的年轻人组成的红塔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这一群年轻人临时当起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物资保障员、上传下达的传令员、热情服务的代办员、热线电话的接线员...
(一)
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要求广大群众居家不外出。但群众日常生活所需各项物资的购买成了一件麻烦事。面对问题,陈鹏同志主动要求作为全镇生活物资联络员,负责全镇群众的生活物资集中代买,每天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就在微信群里询问、收集全镇27个村的生活物资需求表,然后汇总,及时与寿康超市 对接,确保最偏远的村群众在第二天天黑之前能拿到生活物资。有时为了群众能买到更实惠的商品给超市经理打几次电话,有时为了群众能更改产品的型号耐心地与超市解释,有时为了打消群众对产品的价格不理解再三询问超市。哪怕是忙到深夜,也没有一句怨言。有一次,因为当天购买货物的村太多,超市一直装货到天黑,陈鹏一直陪到天黑,把货物一直给最后一个装好的村送去,回到镇上已经将近十一点。在陈鹏的努力下,红塔镇是最先实施为群众代购生活物资的村,运转模式得到了县市场监管局的高度肯定。
(二)
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是全镇疫情防控工作运转中枢,保障政令畅通、上传下达在这个特殊时刻显得尤为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几位小同志在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的统一指挥调度下,有板有眼,干的格外认真和仔细。加班加点成了工作常态。起草风险预警区域防控实施方案、明确关键环节和工作要求、收集整理上级交办事项、组织相关材料、信息、转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各项通告、协调机关内部各项事务、解答各卡口值守同志所提出的问题、汇总各卡口工作情况等一系列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困了随便就趴在座位上眯一会儿,饿了就泡碗方便面凑合一下,从来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正是他们工作的“零延误、零差错”确保了全镇疫情防控工作顺畅运转,秩序不乱。
(三)
长时间的封闭管理,群众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家里的病人药吃完了,买药怎么办?公司要求去上班,复工复产的证明发过来了,通行证怎么办理?养猪场里的伺料吃完了,百十头猪快撑不住了,伺料运输怎么办?每天办公室都会接到一系列群众的求助电话,都会接待一个又一个前来办事的群众。这群小同志们深知群众的不易,也深知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他们首先自己认真学习掌握县里下发的各类文件、通告,学懂弄通,耐心地回复着群众的来电,一遍又一遍的解释,讲解政策;细心地给前来群众办理手续,及时告知需要的材料,耐心的审核,生怕有半点差错。截止目前,已电话解答群众和村上的问题1000多条,处理网上问政回复30多条。沙坪村一养蜜蜂的群众连续几天在市长热线反映自己养蜂转场的困难,汪翱同志把当成自己的事情办,耐心给其解释现行政策,积极向县指挥部反映情况,目前这一问题已得到妥善处置。
(四)
疫情防控工作的这一个多月来,红塔镇、村、镇直单位所有干部职工共克时艰,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如何把这些感人的事迹宣传好,弘扬疫情防控工作的正能量,这群年轻人马上变身全镇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员,在镇党委宣传委员的指导下,迅速成立红塔镇疫情防控工作宣传小组,每天收集整理疫情防控工作的先进人物、事迹,积极采写新闻稿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截止目前,已推送至荆楚网、十堰美丽巾帼新闻稿件2篇,发表在县级媒体上的稿件多达四十多篇。
(五)
疫情防控期间,全镇外来返乡人员、武汉返乡人员、风险预警区域内的各个人员、全镇发热病人的管理、确诊、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人员数据分析、汇总,都要按要求建立详细的人员台账,确保重点人员有专人联系,专人包保,确保县里关于医疗救治方面的工作部署在红塔镇落到实处,又是他们这一群年轻人,每天不厌其烦和镇卫生部门衔接,核对数据,和村上确定专人进行管理,建立工作台账,每天都加班至凌晨。镇党政办,扶贫办公室的灯总是整个办公楼最后熄灭的那两盏。在他们的努力下,红塔镇的各类数据质量,重点人员管理台账工作一直都是井井有条。
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红塔镇的这一批90后年轻干部挺身而出,不怕劳累,用青春、奋斗诠释了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真正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