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代世旭 报道:付强是房县审计局驻红塔镇桂坪村第一书记,2016年5月,他来到桂坪村,和村两委一起带领全村群众兴产业、谋发展,想方设法改变村里的面貌。深入细致的工作,一点一滴的付出,让村里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2019年2月,他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在疾病面前,他没有退却,仍然克服着病痛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
一场春雨过后,在红塔镇桂坪村的千亩茶叶基地里,棵棵茶树出焕发出勃勃生机。
见到付强的时候,他正在茶叶基地里和村民们一起采摘新茶。易世兰是桂坪村五组的贫困户,已经在茶园里采茶半个多月。红塔镇桂坪村五组村民 易世兰:“每天早一点的话,可以摘一斤多茶叶,七十元一斤。抓紧时间,这是个季节性的工作,春天摘得多,摘完称了就买,有现金收入很好啊。”
桂坪村位于县城以北15公里,村里常住人口270户1043人。虽然地处城乡结合部,但是耕地少、坡地多。产业基础薄弱、党员干部信心不足、群众进取意识不强等问题,成为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短板。付强和村两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把搞好务工经济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加快全村经济发展步伐。
村民李建宝由于妻子患有癌症,长年吃药,儿子身患残疾。他家也成为村里最后一户没有脱贫的贫困户。针对李建宝熟悉酿制黄酒和制作豆油精,付强和村两委鼓励他把这个产业抓好。付强与李建宝沟通后说到:“今年呢,发展豆油精,发展两个锅,然后喂两个猪,今年我们帮你销售点豆油精,销售点酒,这样一来,基本上你都差不多了,脱贫没有问题。”
对于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付强和村两委鼓励他们通过发展务工经济实现增收。目前全村390名青壮劳力在外务工,每年可以实现务工收入1000万元以上。通过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发展产业,采取“党支部+产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积极发展村集体光伏发电、食用菌、优质水稻、中药材、茶叶等产业,带领贫困群众加入产业合作社,实现年底分红收益。他们还定期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为他们争取村内保洁、道路养护、信息员、网格员等就业渠道,让村里的老百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
红塔镇桂坪茶叶扶贫车间负责人 吴豪:“桂坪扶贫车间目前每天有采茶人员180多名,精准扶贫户占到80多户,目前每个人平均一天可以采到三斤,一天可以挣到两百多块钱。这一季采茶,工资有可能要付七十多万元。”
2016年底,村里的贫困户有159户463人;2017年,脱贫40户107人;2018年,脱贫76户218人。2019年底,全村仅剩下一户未脱贫。就在村里各项工作有序向前推进的时候,付强忽然感到身体不适,经医生诊断为直肠癌。在医院里接受治疗,病情稍微好转一点,他又立即回到自已的工作岗位上。
红塔镇桂坪村党支部书记 郭林:“他是一心为着桂坪村的老百姓,经常他跟我沟通,我下来当第一书记,当帮扶干部,我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把工作搞好,把全村老百姓带动好。”
近年来,桂坪村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千亩茶园让村里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新建了移民安置小区,硬化了通村道路,新建了便民桥、户院路,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路灯。
红塔镇桂坪村第一书记 付强:“这四年来,我见证了桂坪村一点一滴的变化,我和全村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今年是我们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将再接再厉不辱使命,和村两委一起,多给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