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建档立卡126户贫困户428人已全部脱贫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贾海燕 李刚 报道:房县门古寺镇马家河村现有总户数298户1168人,劳动力62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6户428人。长期以来部分贫困户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精神消极、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给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近几年来,房县人社局驻门古寺镇马家河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根据马家河村及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全力抓好、抓细、抓实马家河村脱贫工作,努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自力更生,促进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笔者8月28日从人社局驻马家河村工作队了解到,截止7月底,全村建档立卡126户贫困户428人已全部脱贫,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6329元。
一是切实做好贫困群众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情感沟通工作,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扶志”,就是要把贫困群众自己主动脱贫之志气“扶”起来,增强他们脱贫增收的主观能动性。“扶智”,就是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信息流通渠道拓展等方面,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以开拓致富门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人社局30名帮扶干部每月至少入户1次,与各自帮扶的贫困户进行面对面对接沟通交流,落实具体的帮扶措施,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丢掉“等、靠、要”思想,帮助贫困户建立信心,使他们摆脱对扶贫政策的过度依赖,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自身造血能力,走上致富之路。
二是落实好教育扶贫政策。马家河村始终坚持扶贫攻坚教育先行、扶贫先扶智的工作思路,加大教育扶贫攻坚工作力度,着力解决家庭贫困学生就学问题,认真落实“雨露计划”、在校生教育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补助等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全村63名贫困户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三是落实好产业扶贫政策,坚持“造血”式扶贫,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人社局驻门古马家河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坚定不移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充分利用微信群、手机短信、村“大喇叭”等方式宣传政策,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一村多样、一户一项目”的要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补充发展小养殖、小庭院等产业,实现贫困户每户至少有1项脱贫主导产业,贫困户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确保群众有稳定收益。全村126户贫困户到达114户户户有产业。在种植业发展方面,马家河村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组织流转全村土地1200亩,分别种植优质水稻500亩、新建茶园600亩、中药材吴茱萸100亩,吸纳全村贫困户100多人就近务工。在养殖业方面全村已养秦巴黄牛100多头、山羊200多只。全村还建起了两个养鸡孵化基地,每年可带动部分贫困户养鸡10000余只。
四是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工作。今年以来,邀请科技人员员和养殖专家到马家河村,在村里面共举办培训班两期,培训人员100多人次。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到县内外参加专门的职业培训,培训人员20多人次。通过技能的培训,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贫困群体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斗志。
五是大力推进就业政策落实。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1000多份,组织全村100多名贫困劳动力参加具有针对性的企业用工现场招聘活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提供便捷的就业帮助。同时,抓住农民工返乡过春节的有利时机,驻村工作队人员入户宣传返乡创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