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姚坪乡:强化“四网”筑牢社会治理防线

2020-10-16 11:28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钞美美 报道: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姚坪乡借助平安房县建设“四个专项行动”契机,不断强化守土有责意识,在压实基层治理责任,畅通百姓诉求渠道,完善群众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探索,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房县建设筑牢了严密防线。

一、强化作风转变,筑牢“责任网”。

能不能合理、高效解决群众诉求,关键在干部作风。针对部分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熟视无睹、束手无策等现象,姚坪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信访维稳专题会议,剖析研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梳理,发现部分干部思想僵化、观念滞后,对待群众工作存在“蒙”、“压”、“推”、“拖”、“撑”现象,剖析深层次原因是干部作风漂浮、能力不足。为彻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姚坪乡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姚坪乡干部作风建设“十个严禁”和“十个一律”》、《姚坪乡信访工作责任制》,全力做到“六个转变”,即变“行政命令”为“教育引导”;变“事后处理”为“超前化解”;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堵”为“疏”;变“抓中间”为“抓全程”;变“孤军奋战”为“整体联动”,督促干部作风转变,筑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纵向责任网络。

(姚坪乡党委书记刘玲玲同志深入庆口村解决群众诉求)

二、强化工作机制,畅通“诉求网”。

群众反映问题无门、无人,是导致非访、越级访的直接原因。姚坪乡全面落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十项举措”,借助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逐村逐组逐户开展新一轮的“户户走到”和“走访评”活动,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全部下沉村组,认真执行包案化解和带案下访制度,深入院落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欠薪、精准扶贫、民政救助、山林土地等热点敏感问题,对收集排查出来的矛盾问题逐一登记造册、逐一落实“五包”责任,分类化解处置,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严防“小拖大”、严防“民转刑”,严防人员上行。

三、强化处置精准,塑造“秩序网”。

为破除群众“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思想,减少上访群众及信访办人力、物力、财力支出。一是加大《信访条例》宣传力度,在对信访人重点宣传基础上,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广播、QQ微信群等融媒体开展普遍宣传,引导群众按阳光信访。二是加大法治工作力度,积极联络大木法庭、司法所与乡综治办、派出所等部门组成普法工作专班,定期开展普法宣传,以案释法,积极回答群众关心的法律政策,及时调节邻里纠纷、经济纠纷,及时受理法律案件,引导群众通过协商、仲裁、诉讼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纠纷。三是加大打击力度,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不赡养老人专项整治”,姚坪乡对煽动、串联、胁迫、缠访、闹访、重访等行为人进行重点打击。

(姚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晓虎同志深入观音沟村开展“走访评”活动)

四、强化业务学习,夯实“能力网”。

一是加大培训学习力度,坚持每周一次信访工作例会、每月一次信访业务培训会、每季度一次信访形势分析研判会,全体干部不仅要学习《信访条例》,还广泛学习精准扶贫、库区移民、农业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等相关政策,不断提升干部政策宣讲能力和解决信访矛盾工作能力;二是全面开展信访“回头看”行动,结合上级部门要求,姚坪乡定期梳理湖北省阳光信访平台、市长热线等各类信访案件,逐一分解到全乡16个驻村领导,严格落实信访销号制度,对每一个信访事项全力做到“三个见面”和“四个到位”。三是全面提升信访办结质效,对每一件信访案件乡党委主要领导均亲自见面、亲自督办、亲自审核处置意见,确保信访事项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