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陵逸事

2020-10-20 09:01  

说起房陵,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一座美丽的县城,坐落于鄂西北的盆地之中,四周群山环绕,“其固高陵,如有房屋”,故得名“房陵”,亦名“房县”。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理想的人居之地。

这里很早就有历史记载,东周时的尹吉甫,搜集民间歌谣,遂成《诗经》,因此而成为诗经文化的发源地,是名副其实的“诗经故里”。传唱至今的民谣山歌,很多都是诗经名篇,“关关雎鸠呀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呀君子好逑。”淳朴的爱情让人遐想不已;“蒹葭苍苍哎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啦在水一方,溯洄从之啊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啦宛在水中央。”一首首来源于生活的创作虽质朴无华,却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在劳累之后的闲暇之余或者传统节日,人们常常聚在一起,吟唱起婉转悦耳的歌谣,伴着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锣鼓声年轻男女便会翩翩起舞,浓郁的生活气息,既减轻了劳动过程中的疲惫,又能激发起生活热情,具有独特的民风民俗。

三国时的房陵称为“新城”,是东下江汉,西进川蜀的咽喉之地,诸葛亮亦在此派重兵把守,安营扎寨,古镇军店就是其驻军的地方,当地的经济也因此得以发展。军店老街依山傍水,顺着斜斜的山坡绵延数里,街道用卵石铺成,呈人字形,街面呈凸形,中间高两边低,有利于排水,充分显示了古人的智慧和才能。街边店铺林立,店面一律用红漆木板,可以随意拆卸,建筑古朴,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当时客商南来北往,经济繁荣,盛极一时,而如今却显得萧条冷落。有一首关于《老街》的诗写得极好:“ 一条老街/横亘于小山的斜坡之上/山上树木依然葱茏/山下小河仍旧流淌// 一条街道/平铺着人字形的卵石/两边木板门的商铺/逼仄成狭长狭长的小巷/这条小巷/走过如花的少女/蹒跚的老妪/行色匆匆的旅商//偏居于古镇一隅/没有外界的喧闹/没有尘世的纷争/销尽了昔日的繁华/留下了岁月的沧桑//时光在老人额前皱褶间流淌/悠闲 静谧 安详/人生在平淡无奇生活中消磨/寂寞 无聊 凄惶//老街如人/人如老街/我不想/再从老街走过”。

唐朝时,李显被其母所贬,流放此地,将宫廷酿酒工艺流传民间,家家户户都掌握了一整套酿酒技艺,工艺之精湛,酒味之醇香,可谓闻名遐迩。“九月酿酒菊花香”,农历九月是酿制黄酒的最佳时节。在这菊花飘香的季节,女人们就把淘好的糯米放入形如木桶的蒸具中蒸熟,然后将其倒入大簸箩中凉至温热,再用小麯粉均匀搅拌后放入大窑盆中,拍实,中间挖个酒窝,浇上适量温水,密封保藏,发酵十来天就成为香甜可口的酒糟,这时的酒糟酒劲还不大,但吃上一碗也会让你醉意朦胧。做好的酒糟需放入酒缸中密封保藏,在发酵的作用下,酒糟慢慢化为酒洑,时间越长,酒劲越大,用竹制酒篓插入酒糟中,将酒糟滤出,酒洑渗入酒篓中,这便酿成了正宗的黄酒。

房陵人不仅酒酿得好,而且也十分好客,客人来了或亲朋好友相聚,便会做一桌丰盛的农家菜肴,火锅有香菇炖猪蹄,吊锅炖羊肉,再配上小白菜、上海青、菠菜、豆芽或豆腐等火锅配菜,炒菜有木耳炒瘦肉、腊肉片儿炒酸菜干儿、土豆焖鸡块儿、红烧鲤鱼等荤菜,还有椒盐玉米粒、蛋炒椿芽儿、清炒小白菜等各样小炒,反正都要凑够八菜一汤,取其谐音,寓有越发越有之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荤素搭配,摆满一桌,可谓丰盛。用炭的火锅添满炭,火锅便噗噗噜噜煮个不停,冒着腾腾热气,即使屋外吹着寒风、飞着雪花,心里也有如沐春风之感。主人斟满酒,安好箸,便请客人先入席且上坐,以示尊敬之意。入席之后,同斟同饮,必喝三杯,然后再以长幼远近依次单独碰杯,必然人人敬到,绝不厚此薄彼,冷落一人。酒过三巡,菜过九味,兴致使然,便猜谜划拳,赢者吃菜,输者罚酒,热闹非凡。有时酒兴大发,或吟诗,或唱歌,有一首歌传唱极远:“房县好风采,请到房县来。走进诗经的故里,你方知诗如海。唐诗三百首,源头从这儿来。房县好风水,请到房县来。走进黄酒的故乡,你方知酒开怀。醉了还想喝,喝了还要来。房县好风光,请到房县来。走进神龙的故里,你方知原生态。美景比画美,画从天然来。请到房县来,请到房县来。以酒会友,吟诗作画,一展华彩。请到房县来,请到房县来,也做一回诗圣诗仙杜甫李白。”酒到酣处,豪情满怀。

哎!房陵真是个好地方啊!

(作者   杨万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