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决胜脱贫攻坚

2020-10-21 09:21  

房县人民政府县长 纪道清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放眼房县脱贫攻坚各大战场,一个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蜕变,一个个民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张张笑脸洋溢在贫困户脸上……

亲历奋斗,才明白付出的意义。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全县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扎实推进“五个一批”,集全民之智、聚全县之力,谋脱贫之路、施治贫之策,脱贫攻坚取得较好成效。全县6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1万贫困群众脱贫,2020年4月21日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房县交出了一份脱贫与发展的亮丽答卷。

构建脱贫攻坚大格局

脱贫攻坚以来,我县坚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坚持高位推进。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第一指挥长、县长为指挥长的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统筹协调指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县“四大家”领导靠前指挥,经常性深入所联系乡镇、村走访调研、督促落实,坚持每月用5个以上工作日开展扶贫工作,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成立21个县级专项扶贫工作组、组建281支驻村工作队,与各乡镇一起逐村制订脱贫方案、拟订脱贫项目、推动政策落实;11090名帮扶干部坚持每月入户帮扶一次,落实帮扶责任,形成了“帮扶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大决战局面。

强化政策支撑。先后出台《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编制脱贫攻坚规划。根据工作实际,着眼到村到户到人,以“十个到村到户”和“十个提升工程”为主要抓手,从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就业创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配套等各个方面,分别形成相应的政策口径,构建了“1+N”政策体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县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巩固脱贫成果的十条意见》,全力应对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挑战。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围绕脱贫规划,按照“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原则,分年度制订资金统筹方案,持续加大保障力度。2016年以来,全县共统筹资金80多亿元用于精准扶贫,用真金白银推动真帮实扶。同时,不断加大对深度贫困乡镇、村、户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每年用于支持每个深贫乡镇的整合资金不少于500万元、每个深贫村不少于200万元,县财政为每个深贫乡镇每年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每个深贫村50万元,优先安排、保障、实施深度贫困乡镇、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推动扶贫产业大发展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之策。房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因地制宜,聚力精准施策,总结推广产业扶贫模式,全面构建产业覆盖体系,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夯实产业基础。立足资源禀赋,持之以恒推进中药材、食用菌、黄酒、烟叶、畜牧、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35万亩,培育“三品一标”品牌34个,房县小花菇走进“舌尖上的中国”,被央视作为扶贫公益广告宣传推介。

突出扶持到户。出台产业奖补“1111”和“2111”政策,扶持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2016年以来累计兑现到户产业奖补资金1.6亿元,扶持3.8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全县扶贫产业覆盖率达到96%。今年,为应对疫情影响,全县投入财政专项资金3.6亿元,在稳定烟叶、中药材、林果政策基础上,按照“新发展茶叶每亩4600元,食用菌每袋1元,贫困户购买猪崽每头补贴400元,养殖能繁母猪每头每年补贴300元”奖补标准,加大茶叶、食用菌、养猪扶持力度。目前,新建茶园1.2万亩,管护老茶园4万亩,发展烟叶4.52万亩,春播蔬菜10.5万亩,春播中药材1.29万亩,发展代料食用菌4220万袋,新建“三桃”为主的林果基地5200亩,补栏生猪5.9万头,孵化雏鸡200余万只。

强化利益联结。积极培植引进市场主体,探索黄酒产业“统分经营”模式、食用菌产业“园区+”模式、中药材产业“租金+薪金+股金”模式、养羊“四包”模式、养蜂“直通车”模式,将贫困户链接在产业上实现增收。全县共培育新型农业市场主体3493家,实现了带贫市场主体村村全覆盖。

书写易地搬迁大文章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也是“五个一批”工程中最难啃的 “硬骨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房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首要一役,举全县之力高位推进,用非常之举接续帮扶,全县共建设安置小区682个,累计让23159户66897人挪出穷窝、奔向富路。

按照“尊重群众意愿、灵活选择地点、实行梯度安置”的工作思路,坚持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以“进城镇、进中心村、进中心福利院”为主要安置方式,重点将县城、园区、中心镇和中心村作为集中安置点规划选址,形成县、乡、村“梯度安置”搬迁模式。

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谋划推进,全面强化搬迁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确保每个集中安置区通水、通电、通路、通网,让搬迁群众享受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在适宜的644个小区配套菜园,建设栏圈12176个,建设农具房13864间,建设红白理事房508个,小区配套路灯6500盏,建设公共厕所689座,配套环卫垃圾处理设施2298个。以发展产业、增加就业、扶持创业为重点,全面加强搬迁群众后续扶持。采取政府引导、政策驱动、市场运作相结合,在中心村和集中安置点建成就业扶贫车间 (作坊)607个,带动53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统筹推进贫困户、非贫困户危房改造无差别行动,9400户群众通过危房改造住上安全房。

形成政策保障大体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精准扶贫以来,我县认真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确保贫困户基本医疗有保障,帮助他们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和健康扶贫“985”政策全面落实,实现“四位一体”“一站式”“一票制”结算。集中救治30种大病8280人次,累计纳入门诊慢性病补偿20189人次,慢性病签约实现全覆盖,为非贫困人口购买了防贫保险。新建和改造升级村级卫生室263个,实现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和乡村医生“两个全覆盖”,慢性病领药到村。

扎实推进教育扶贫,阻断代际贫困。做实控辍保学工作,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对因身体原因不能入学的儿童组织送教上门。每年有2万多名学生享受教育资助,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县域内外资助政策落实全覆盖。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投入资金2.61亿元,实施新建或改扩建项目260个。采取“村办公助县补”方式,在边远乡村新建村级幼儿园42个,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每年补充教师上百名,师资力量不断增强。

加强两项制度衔接,合规对象应纳尽纳、应保尽保。采取福利院集中供养、分散供养落实与监护人同吃同住措施,加强农村特困人员看护照料。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为16岁至59岁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代缴保费809.54万元。为符合领取待遇条件的老龄贫困人口按月足额发放养老金,建立农村“三留守”人员信息台账,建立健全“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机制,综合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促进基础设施大改善

以“水电路信网”等为重点,实施“双十”工程,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累计投资3.9亿元,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28处、分散供水工程870处,全县所有农户饮水安全达到《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标准,一管清水流进农家,全县所有农户喝上了“放心水”;新建农村公路2056公里,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客车,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实施农村电力保障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用电及农网改造,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农户通电率达100%。推进宽带通信网络行政村、集中居住区全覆盖,行政村宽带网络通达率100%,完成贫困对象宽带网络入户。新建通信基站265个,各类通信基站总数达到1200个,基本实现人口集中居住区4G信号全覆盖,告别了“满山找信号”的日子。贫困地区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通信难等诸多难题得以解决,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回望来时路,我们昂首阔步。决胜2020,房县将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