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刘安明:用上科技“牧牛犬” 过上“牛”日子

2020-11-17 14:44  

姚坪乡肖家沟村

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孙国 通讯员 刘烈建 赵玉梅  报道:幸福不会从天降,斩断穷根勤为本。姚坪乡肖家沟村村民刘安明把牛羊卫星定位追踪器应用于放养牛羊,让他时刻掌握牛羊的一举一动,现代化的放牧手段让他的养殖事业更上一层楼。

11月7日,记者来到肖家沟村,刘安明现场演示了智能化设备牛羊卫星定位追踪器助力养殖业的便捷作用。

牛群卫星定位跟踪器

手机上可以清楚的看到牛群的位置

“根据电子地图上的牛群位置信息,刘安明直奔牛群所在的位置,可以快速找到牛群”。刘安明说:“放出去的牛再也不会逃出自己的掌控,更不会再花大价钱请人到处去找牛了,自从用上了牛群卫星定位跟踪器,节省了大把时间。”

忆起前些年的养牛情况,刘安明竟是暗自垂泪......

2018年以前,他在浙江务工,修过隧道,架过桥梁,活儿虽累,但工资还可以,因为母亲已经82岁了,只好回家照顾一下母亲。同时,刘安明也想在家乡找点事情做。姚坪乡肖家沟村位于群山之间,由于坡地多,平地少,山大人稀,很适合搞养殖产业。在朋友的建议下,刘安明想到了养牛。

说干就干,刘安明倾尽所有积蓄,又从朋友那里借了些钱,花费10余万元购买了18头牛种,开始了自己的养殖生涯。

山上放牧

但因没有经验、条件也比较差,刘安明只能在田地里捡些包谷杆、稻草喂给牛吃,起初连个牛圈也没有,只能将牛关在破房子里,并试图放牧在大山里头。

刘安明本想着养牛风险不大,靠着养牛起码能够支撑他赡养老人、供养一家人的费用,但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2018年的冬天,刘安明请工找牛的时候,突然发现死了3头牛,上万元一头的牛,刘安明的心都是疼的,原来是山高气候寒冷,无处藏身的牛,被冻死了......

到2019年,虽然已经养了20多头牛。但一年下来,收入并不理想;姚坪乡党委政府了解到刘安明的情况后,决定给予支持建牛舍。

建牛舍时,刘安明忍着病疼和大家一起干,和泥、拉水、搬砖等他样样抢着干,经过努力,第一栋70平方米的牛舍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竣工了。

别看刘安明身体单薄、又患有肝病和尘肺病,不善言谈,可他却是个头脑灵活、肯吃苦的人。熟悉刘安明的人都知道,他一直想的就是“科技+勤劳”来致富。

刘安明养牛注重研究市场讲科学。从养牛的第一天起,他便将目光定位在了本地的黄牛优质品种上。

为了寻找好的牛源,几年来,他辗转数千里,吃了不少苦,跑遍了东北、内蒙古等地的牛市场。为了掌握科学的饲养方法,他针对本场地处北纬高寒地区,冬季肉牛越冬增重达不到标准这一实际问题,一边向畜牧人员请教,一边认真读书积极探索,经过努力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黄牛养殖经验通过科学饲喂每头牛可提前10-15天出栏,节省饲料费用60余元。

由于刘安明在养殖上积极运用新科技,肉牛品质好,因而他养的牛受到客商的欢迎,目前,刘安明的黄牛达到200余头,成了姚坪乡乃至房县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

勇于创新的刘安明,在搞好山黄牛养殖的同时,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准备投资购进新型的制酒设备,采用玉米酿制纯粮酒,白酒外卖,酒糟喂牛,既节省资金又增加效益,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他还准备养殖中华小蜜蜂......

在自己养殖产业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刘安明并没有停歇,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发展养殖,挣的钱虽然都花在了自己和母亲的病患上,但自己积累的有经验,我可以带动和帮助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共同发展。”

因此,下一步他想成立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向其他村民传授养殖科技知识、各种常见病防治技术,向村民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养殖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