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孙卫纯 曾宪锋 报道:房县山河美,八里樱桃红。
2016年4月30日上午9时许,11辆旅游大巴、上百辆自驾汽车满载游客来到房县城关镇八里村村委会,参加房县第二届樱桃采摘节。
近几年来,八里村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把樱桃种植作为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目前种植樱桃5000多亩,进入盛果期的樱桃达3000多亩,辐射400多农户,年增收1000多万元,由此带动“农家乐”餐饮及农副产品销售。为进一步扩大八里村樱桃产业影响力,促进销售,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特举办樱桃采摘节活动。
当日活动包括采摘红樱桃、朝圣观音洞、看诗经大戏、吃上笼宴席、品宫廷黄酒等,数千游客“五一”小长假首日在大美的山水房陵,尽情享受到乡村休闲游带来的无穷乐趣。当地群众也从旅游搭台、经贸唱戏中得到了实惠。据统计,参加当日采摘节活动的游客达到3000多人,销售樱桃8000多斤,入园门票及带动其它农产品销售,实现收入20多万元。
中国房县第二届樱桃采摘节活动现场
八里村党支部书记罗华宇说:“精准扶贫,产业先行。八里村将把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处城郊、交通便利的优势,把以樱桃为主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由此拉动乡村旅游产业,让更多的群众从产业中受益,发家致富。”
八里村樱桃挂满枝头秀色可餐
八里村樱桃喜获丰收
八里村樱桃为什么这样红?这样火?种植大户冯家洪和李建明给出了答案: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扶贫工作队长孙卫纯(左一)来到八里旺樱桃种植合作社董事长李建明樱桃苗圃
八里村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樱桃种植历史悠久,村民种植积极性高。传统种植因受品种质量、规模分散、管理方式、营销模式的影响,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在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实施双创和双带策略,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带动产业发展;致富能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引进名优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釆取引种、嫁接的形式,引进欧洲、亚洲大樱桃。目前,欧洲、亚洲大樱桃种子、树苗落户八里村,已挂果的大樱桃树达1000多亩。欧洲、亚洲国家大樱桃具有品质优良、色泽鲜亮,颗粒饱满、个大味甜,天然无公害、高产量易储存、保鲜时间长的特点,广受消费者亲睐。
增加种植面积,扩大种植规模。该村计划建成全省最大的樱桃种苗基地,建立大樱桃生态示范园,新增种植樱桃2000亩,扩大种植规模,从而增加产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互联网+樱桃”销售模式。今年八里村樱桃通过互联网平台80%销售到京津、上海、武汉、襄阳、十堰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往年给樱桃找销路都是让人头疼的事。互联网真是个好平台,今年有了电子商务的支持,大家伙再也不用为樱桃没有买家发愁了。”种植大户李建明的一番话说出了樱桃种植户的心声。
房县新型职业农民体验式电商培训班
八里村60多名樱桃种植户参加培训
成立樱桃种植合作社,并注册庐陵王、八里旺樱桃商标。先后成立庐陵王、八里旺鲜果种植合作社,以合作社为中心,带动群众种植樱桃5000多亩,樱桃产业成为全村村民利用荒山、坡地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富民工程。
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樱桃深加工。种植大户冯家洪、李建明不满足于销售鲜果简单方式获利,寻求樱桃更大的市场利润,加大科技投入与湖北省农业厅、华农大有关农技专家研发新产品,延延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在不久的将来,樱桃罐头、果汁、果酒、果醋、果冻、果酱等产品将走进百姓生活。谈到八里村樱桃发展前景时,种植大户冯家洪喜上眉梢,信心百倍地说:“因南北气候品种质量差异,八里村樱桃深受京津消费者青睐并迅速输送市场。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待八里村5000多亩樱桃全部挂果进入丰产期,贫困村会变成亿元村。”
思维的激荡, 资源的共享,必将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在市人社局、医保局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八里村委带领全体村民把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深深镌刻在八里大地上,5000多亩荒山正变成花果山,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樱桃产业正成为八里村的主导产业,樱桃收入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樱桃在村民的生活中举足轻重,村民的生活象樱桃一样红红火火,村民对樱桃的情感也与日俱增。待到每年春花烂漫果红时节,八里村都会呈现一派丰收热闹景象。
十堰市人社局、医保局扶贫工作队 孙卫纯 曾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