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脱贫故事】市人社局、市医保中心驻村帮扶工作综述

2020-12-01 10:11  

房县新闻网讯 自2014年结对帮扶房县城关镇八里村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扶贫办指导和支持下,十堰市人社局、市医保中心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坚决扛起脱贫攻坚帮扶责任,坚持尽锐出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在帮扶贫困户脱贫、扶持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强基层党组织等方面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八里村,为八里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情况综述如下:

一、坚持高位推动,压实驻村帮扶责任。

一是高度重视。市人社局、市医保中心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局党组每年定期听取驻村扶贫工作汇报,研究帮扶措施,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每年前往扶贫村调研驻村帮扶工作4次以上,坚持“户户走到”,多轮次遍访八里村农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

二是尽锐出战。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市人社局、市医保中心先后选派了5批10名工作经验丰富、年轻优秀的党员干部到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大力支持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先后组织135余名党员干部与八里村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每年组织帮扶干部走访贫困户4次以上,点对点帮助解决贫困群众生活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坚持用心用力,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市人社局、市医保中心坚持把发展樱桃特色产业作为帮扶该村的重要抓手,先后筹措、协调产业奖补资金50万多元用于樱桃产业发展。通过“庐陵王”“八里旺”樱桃种植合作社为龙头,带动群众种植樱桃5000多亩,已进入盛果期3000多亩,成功申报“房县樱桃”品牌为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连续举办六届樱桃采摘节和三届樱花观赏节,每年吸引外地游客达3万多人次,带动樱桃销售、农特产品及农家乐餐饮服务上千万元,辐射农户500多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樱桃产业和旅游业已成为村民脱贫致富产业。

二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市人社局、市医保中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70多万支持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新修硬化通组公路7.7公里,加宽樱桃产业园西路2公里,实施2期自来水饮水到户工程,实现全村自来水、电、路、网、讯户户通。实施安居工程,易地搬迁28户、危房改造60户,保障群众住房安全。实施亮化工程,先后安装樱花苑小区、郭家沟片区路灯120多盏,惠及群众200多户。整村推进“厕所革命”,建成卫生厕所167座,清淤加固河道1.5公里,配备垃圾箱100只,安排专职保洁员负责公共卫生。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文体广场和村级活动室,充分满足村民基本医疗和文体娱乐活动需求。

三是下足绣花功夫,倾力帮扶群众脱贫解困。市人社局、市医保中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因户施策制定脱贫发展规划,全面兑现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政策。为114户贫困户发放“产业四子”35万多元,为67户贫困户办理扶贫小额贷款271.4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务工就业;累计为贫困学生62人次发放教育补助资金,避免因贫失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28户易迁户、60户危改户提供安全住房。落实低保、五保、残疾户、养老、医疗保障政策,织密全村社会保障安全网。同时,每年组织帮扶干部走访贫困户500余人次,送去帮扶资金、粮油、衣被等物资10余万元。

四是发挥职能优势,彰显人社、医保帮扶特色。市人社局、市医保中心立足职能职责,着力在技能培训、就业扶贫和健康扶贫等方面下功夫。为八里村捐赠配备电脑30台、桌椅30套、文档柜40组,成立农村实用人才(电商)培训中心,每年组织各类技术培训达200余人次,培养了李建明、冯家洪等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积极联系公司企业开展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累计帮助40多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先后组织健康扶贫义诊活动10余次,免费向村民发放日用药品价值50000多元,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五是加强基层党建,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市人社局、市医保中心积极争取市、县组织部门政策支持,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高标准建成党群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每年组织局机关支部与村支部开展联建共建活动,推动八里村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不断规范组织生活。加强调研指导,支持八里村党支部深入实施“党建+精准扶贫”“党建+产业发展”“党建+综合治理”等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六是讲好人社医保扶贫故事,凝聚攻坚力量。市人社局、市医保中心高度重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宣传总结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和驻村帮扶好的做法。七年来,先后在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湖北日报、十堰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驻村帮扶信息100多篇,充分展示了党的领导下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良好精神风貌,再现了人社、医保部门在脱贫攻坚路上倾力帮扶的真实场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思想保证、良好舆论氛围和强大精神支撑。

三、坚持善作善成,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一是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围绕“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加大帮扶力度,保持驻村干部稳定。全力做好疫情“加试题”,及时派遣工作队赴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八里村入选全市“无疫村”。积极帮扶群众复工复产,争取产业奖补资金10万多元,发动群众新增樱桃种植面积400多亩;组织贫困户参加招聘会,引导贫困户220人务工就业。大力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帮助销售樱桃、黄酒等农特产品16余万元。坚持以问题整改为契机,全面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确保脱贫攻坚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二是着力打造“不走的工作队”。支持配合城关镇党委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优化村“两委”成员结构,培养年轻后备力量,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注重加强村级制度建设,帮助八里村建立健全一整套村级事务管理制度,提高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大力培养以李建明、冯家洪等为代表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市人社局、市医保中心将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扎实细致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确保八里村脱贫攻坚高质量收官,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