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 军店镇指北村脱贫故事

2020-12-03 16:20  

许大龙和胡永凤

(一)许大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

许大龙生于1942年,现年78岁,他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巨大变化。

2016年,许大龙因居住危房纳入贫困户。2017年,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他家搬入白果树小区,入住125平米的安全房,吃上了自来水,结束了过去翻山越岭挑水的历史。住上了好房子,许大龙脱贫的信心更强了,依靠发展种养殖业,加上儿子外出务工,他家一举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许大龙的妻子胡永凤患心脏病花费3万多元,依靠健康扶贫政策报销医疗费27400元,自付费用仅2000多元。作为扶贫政策的受益者,许大龙逢人便说,是党的好政策给了他妻子第二次生命,让他的家没有垮下来。

谈到脱贫变化,许大龙说:“以前住房条件差,风扫地,月点灯,睡在床上看星星。如今的指北村,从外往里看,水泥路到门口、电到床头、水到灶头,有困难时帮扶干部立即到家里头;从里往外看,家家户户住新房,粉白墙、防盗网、玻璃窗,电灯一拉亮堂堂,幸福的日子过得像天堂。”

杨承田种植的七叶一枝花

(二)杨承田:靠“药”治穷根

指北村山场资源丰富,自然条件独特,适合中药材种植,七叶一枝花、黄精等名贵中药材生长在大山深处,无私回馈着山里的人们。长期以来,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靠山吃山,与中药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贫困户杨承田的脱贫过程中,中药材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承田小时候经常跟随大人上山挖草药,耳濡目染之下,认识了十几种中药材,掌握了不少药材的生长习性。生活窘迫时,他就靠采挖售卖药材贴补家用。天然中药材,一直是他家重要的收入来源。

纳入贫困户后,为早日实现脱贫,杨承田打起了中药材的主意。随着年纪增大、体力不支,杨承田无法上山挖草药,他便在家里的自留地栽植中药材。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探索,他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苦心经营的“家庭药圃”终于有了起色。目前,杨承田家已种植七叶一枝花、黄精、紫苏、北柴胡、虎杖等中药材1.5亩,预计年可实现经济收益2万元。

“过去被迫上山挖药,现在靠药实现脱贫。野生变家生,靠药治穷根。”现在,杨承田不仅自己发展中药材,还积极向年轻一辈传授种植技术,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带动村上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白果树——胡克英出生地

(三)胡克英:治好“穷病”,实现新生

军店镇指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胡克英,2015年因家住土坯房、本人患有精神二级残疾、丈夫卫成禄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多种慢性病,通过党员群众代表评议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起胡克英,周围的邻居都说“这个人真是可怜”“这个人真是苦了半辈子、哭了半辈子”,谈起胡克英前半辈子,村里的老人不禁感慨万千。因为穷,胡克英从村里白果树旁的一个破庙里来到这个世界,2岁时胡克英父亲上吊自杀;因为穷,胡克英从出生一直居住在庙中,12岁时因庙倒塌又居住到本村农户家的牛圈里,居无定所;因为穷,2005年胡克英的大女儿卫正云离家出走。至此生活中的压力、女儿的离家出走、家庭的贫苦,彻底压垮胡克英,在大女儿出走的第二年,因长期思念成疾,胡克英精神出现混乱、生活不能自理,通过专业机构鉴定为二级精神残疾。

2015年精准扶贫全面实施,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县委办公室来到指北村开展驻村帮扶,选派县委督查室主任王瑞斌为胡克英的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联合指北村委会、帮扶干部王瑞斌,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发布找寻胡克英女儿卫正云的消息,通过房县论坛、新浪微博、QQ微信朋友圈以及借助省、市、县新闻媒体,全面“撒网”发布寻人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终于寻找到离家出走12年的女儿卫正云,母女相聚,百感交集、抱头痛哭,胡克英的日思夜想变成了现实,在场的干部不禁红了眼眶,驻村干部心里的重石落地了。

近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围绕胡克英的家庭情况以及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制定脱贫措施、谋划产业发展。落实易地搬迁政策,2017年6月胡克英一家搬入了白果树小区75平方米易迁房,解决了住房问题;落实“双女户”计生奖补、慢性病补贴、低保保障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帮助发展产业增收致富,2020年养猪1头、养鸡20只、种植魔芋0.5亩、玉米1.5亩,聘任卫正禄为村级保洁员,引导小女儿卫正梅外出浙江宁海务工,提高家庭收入,通过落实扶贫政策、帮扶发展产业,治好了胡克英的“穷病”。

“感谢共产党、感谢国家、感谢好政策、感谢好干部”胡克英拉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吴全波的手,满含泪水连声道谢,发自内心的简单话语温暖了帮扶干部的心,更是对驻村帮扶成效的最好诠释。2020年5月26日,胡克英与驻村第一书记吴全波、帮扶干部王瑞斌,在那棵枝繁叶茂的白果树下留下一张“脱贫”的缩影。

玉米套种魔芋

(四)吴朝勇:自强不息蹚出脱贫路

“干部帮一把,政策扶一把,自己拼一把。”这是贫困户吴朝勇实现脱贫的“秘诀”。

2016年以前,吴朝勇过着十分窘迫的生活:母亲王学英年老体弱,视力一级残疾,需要有人留在身边照顾;居住的土坯房建于上世纪60年代,早已破败不堪;种苞谷、打零工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母子俩勉强维持着温饱。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对于吴朝勇而言,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精准扶贫像一阵春风,唤醒了指北这个封闭的小山村,也催生了吴朝勇渴望脱贫的梦想。2016年,吴朝勇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进50平米新房,厨房、卫生间等各类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同时,他母亲王学英也享受到兜底保障、残疾人“两补”。实现了安居梦,他的致富梦变得更加强烈。

为摆脱贫穷,吴朝勇曾经打过各种临工,尝试过多种产业,但一直未取得明显成效。在帮扶干部的建议下,他开始发展魔芋、中药材等产业。一开始,不懂技术,很多问题搞不明白,自己又无法解决,他就及时向镇上下派的技术员请教,时间一长,自己俨然成了“土专家”。吴朝勇像伺候孩子一样,精心打理着中药材,他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在汗水的浇灌下,到2019年,他发展的3亩魔芋、0.2亩七叶一枝花长势良好,连技术员都赞不绝口。凭借掌握水电维修技术,他还当上了村上的水管员。目前,吴朝勇家年总收入达到2.5万元,日子越过越殷实。靠着自强不息精神,吴朝勇最终书写了平凡而生动的脱贫故事。

陈士华一家三代同堂

(五)陈士华:脱贫不忘感党恩

“我和父亲都是退役军人,也都是党员,不能一直戴着贫困的帽子。”2016年,陈士华因为居住危房、家庭负担沉重纳入贫困户,但军人情怀和党员本色又使他心中有着强烈的信念,那就是,他要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艰辛的劳动摆脱贫困,同时把感恩之情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行动之中。

通过实施易迁扶贫搬迁,陈士华住上了100平米的安全房,“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美好愿景也逐渐成为现实。住上新房,发展条件变好了,村上务工的机会增多了,陈士华的脱贫信心也强了。在帮扶干部的介绍下,陈士华女儿获得了国家某局人事代理岗位,不但包吃包住,每月还有四千多元工资,他本人通过就近务工,同时发展魔芋等特色产业,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全家的日子就像指北河畔的红高粱,越过越红火。

脱贫之后,陈士华深深感念党的恩情,不善言辞的他用实际行动表达着这份深情。搬入新小区,不少贫困群众还未适应新环境,习惯于乱丢垃圾、乱放柴草,脏乱差现象屡见不鲜,邻里矛盾也层出不穷。针对这种情况,陈士华主动请缨担任小区管理员,带头打扫户院卫生,不厌其烦为群众调解纠纷,积极把住户的心聚拢起来。谁家的门锁坏了,哪段路出现破损,他总是默默带着工具及时修好。在他的带动下,小区环境改善了,邻里关系融洽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普遍共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