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建的公路
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成坤走访贫困户吴修祯
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成坤走访贫困户吴绍贤
指北村共7个村民小组,616户182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6户641人,属国务院扶贫监测点。截止目前,该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驻村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镇关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积极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以整村脱贫出列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成功通过了中央、省、市、县脱贫出列考核。2019年7月21日全面通过了国务院扶贫办扶贫监测点验收,2020年7月10日新华社对该村脱贫成效进行了专题拍摄,2020年9月15日CCTV10“地理中国”专栏到该村专题拍摄农民秋收现场,2020年9月24日撰写“筑梦指北”文章被中宣部专栏“学习强国”全文刊登。现将驻村以来工作总结如下:
虎杖基地
指北药蜜喜获丰收
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打赢脱贫攻坚战首位,坚持强基固本,充实优化村“两委”班子,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先后发展预备党员7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后备干部2名。通过发展光伏扶贫项目、村干部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社等方式,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余万元,摆脱了“空壳村”的帽子。
二、坚持精准施策,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不愁吃穿方面,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定期查看全村贫困户进行吃穿情况,特别是重点关注五保户、残疾户吃穿问题,查看监护人责任落实、残疾户生活起居情况,柴米油盐、床被衣物是否齐全,每日三餐是否有着落,及时帮助解决生活困难,通过多种途径争取棉衣、棉被80余套发放给贫困户;安全饮水方面,积极协调县水利部门兴建村水厂1座、水窖8处,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所有农户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教育保障方面,落实“控辍保学”制度,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医疗保障方面,认真落实医疗各项保障政策,贫困户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贫困户健康体检签约率达100%,92名贫困户享受门诊大慢病救助政策;安全住房方面,积极协调进城购房超面积户更换房源,督促147户易迁户全部搬迁入住,完成四类对象危房改造维修加固35户89人、拟址新建30户68人,所有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
驻村第一书记吴全波在田间地头开户院会
指北水厂
三、全面拓展增收渠道,增强群众脱贫底气
精准落实到户项目。鼓励农户发展“长中短”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先后培育专业合作社5家,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增加收入,几年来共发展魔芋350亩、虎杖920亩、蔬菜200亩,发放鸡苗9000余只、猪仔300余头、牛71头、中蜂500箱,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户的致富能力,户均增收3000元。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采用“流转土地挣租金、基地打工挣薪金、农户入股分股金”的“三金链接”模式和“发放四子、技术指导、定价收购”模式,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市场主体链接率达100%。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加大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力度,引导贫困户外出务工102户126人、县内就近务工62户81人,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大力开发护林员、保洁员、公路养护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就业118人,年均增收5000元,确保全村贫困户都拥有两项以上增收渠道。
县委办帮扶干部进行入户培训
疫情期间工作队驻守卡口
四、切实抓好“三个落实”,扎实开展脱贫攻坚
强化责任落实。按照“三个走遍”要求,深入持续开展“户户走到”活动,工作队严格落实每周进村住户不少于“五天四夜”要求,全面夯实“四双”帮扶责任。通过召开户院会、开展“四访五看”活动,深入宣讲党的各项政策、排查解决农户反映各种诉求,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推动政策落实。加大兜底保障力度,33户35人五保对象、183户296人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成通村公路16公里,安全饮水、宽带网络、移动通信实现全覆盖;5个易迁小区按照“七个一”标准,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成140平米村级卫生室,基础医疗器械齐全,方便村民就近就医;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完成,内设村民服务大厅、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退役军人服务站、图书室等多个办公活动场所;村文体广场建成使用,配套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台、太阳能路灯等设施,完成广场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争取省社会扶贫资金100万用于村扶贫事业。狠抓工作落实。从严从实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圆满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全员普查;以“四好创建”为抓手,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农村治理长效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请客过事、焚烧秸秆、乱扔垃圾等行为,村庄环境整治和“人情风”得到有效治理。
指北固始鸡
五、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严格实施“四个一”工作法,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用责任和担当守好指北村“净土”。一是织密一张网。严格落实“敲门行动”,对居住在村内的188户665人户户走到、人人登记,对居住在村外县内的256户824人电话联系,积极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招募24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按照区域将该村划分为5个网格并建立5个健康测报群,组建5支专职工作队伍,每天通过微信、电话、入户等形式了解记录全民健康情况,针对重点人员盯死看牢,严防流动。二是传递一种声音。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全覆盖宣传,充分利用张贴宣传单、锣鼓齐鸣、流动宣传车、微信网格群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做到疫情防控人人知晓、人人参与,营造全村上下齐心战“疫”的良好氛围。三是构筑一道墙。在村庄和五个小区出入口,设立防控关卡6处,坚决做到外来人员、车辆一律禁止入内,进出人员一律配戴口罩、监测体温、登记在册,坚决杜绝输入性风险。四是疏解一方忧难。针对群众粮食短缺的问题,第一时间联系帮扶单位购进1000斤米面,重点关注五保、残疾、独居老人、慢病患者等困难家庭,主动上门查看生活物资需求,及时采购并送货上门。针对少数情绪波动的村民,及时上门促膝谈心,化解心结,同时组建“指北村村民交流群”,引导村民在群内交流谈心、发表意见、缓解压力。
白果树易迁小区
文体广场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指北村脱贫出列后,驻村工作队重心将转向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要持续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虎杖、魔芋、胭脂米、养蜂等规模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脱贫产业量质齐升。二是要保障务工农户稳定增收。加大贫困人口培训力度,变体力型劳力为技能型劳力,提高其劳务收入,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发挥技术专长成立合作社、发展农家乐等经济组织,带动贫困户就近务工。三是要保障易迁户稳定发展。高度重视搬迁后的贫困户民生改善,进一步健全生产生活设施,真正实现搬得了住得下能发展的目标。四是要打造“不走的工作队”。选优配强队伍,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群众工作本领、科学发展本领,建强基层党组织,培育致富带头人,落实好村规民约,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和民生福祉。
花果山易迁小区
生活污水处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