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法院驻村帮扶工作综述

2020-12-09 11:53  

房县新闻网讯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中华大地五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壮举。这是国家号召,更是历史使命!作为法院结对帮扶的八里坪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各帮扶干部的真情帮扶下,在群众的艰苦奋斗下,生产生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是不愁吃不愁穿,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系的住乡愁。

八里坪村位于大木厂镇北部,北与高船村相依,东与双庙村交界,东南与大木街相邻,西与桥梁村接壤。村委会距县城98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全村版图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11亩,林地面积23243亩。全村共有556户1764人,其中非贫困户283户852人,贫困户273户912人。五保户32户32人(其中集中供养4人,分散供养28 人),低保89户164人(其中贫困户65户,非贫困户24户)。全村有各级驻村工作队员(含乡镇驻村干部)58名,58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273户贫困户,实现驻村结对帮扶全覆盖,现已全部脱贫。八里坪村主要贫困原因是基础设施差,自然资源匮乏,地理环境恶劣,土地产出不高,劳动力不足,病困多,无支柱型产业。

主体责任抓落实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为全面落实扶贫主体责任,确保帮扶效果,杜绝走形式,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魏辉龙专委直接分管精准扶贫工作,同时安排汪承文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年轻干警李正军、谢朋同志担任工作队员。汪承文同志有多年的驻村工作经历和基层工作经验,群众经验丰富,亲合力足,工作方法多,为驻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院党组和工作队不断调整、制定了各年度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方案和各年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包保干部的帮扶责任。全院历年多次召开精准扶贫政策培训会,驻村第一书记汪承文同志全方面、多角度的向大家解读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和攻坚形式,确保帮扶干部知政策、懂政策。用责任抓落实,学政策保效果,全面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不落一人的打好脱贫攻坚战。

户户走到近民心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工作队及时向帮扶干部开展政策释疑,让帮扶干部学好新政策、用好新政策。以户户走到为契机,遍访所有的农户,与农户在田地间拉家常、论产业、清卫生,深入农户家倾心开展帮扶工作,把户户走到、户院会作为拉近与群众关系的有力纽带,让群众的意见得到重视,让干群的关系得到提升,让脱贫路上有参与感。工作队员每年都3-4次遍访所有农户,帮扶干部每年都不低于10次开展入户帮扶。帮扶干部通过政策宣讲不断细化脱贫措施、排查矛盾隐患、化解信访矛盾、指导产业发展、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等。既密切了干群的关系,也为扶贫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工作队通过户户走到累计解决百余件矛盾纠纷,让问题得到及时消化,需求得到及时满足,极大的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易地搬迁换新家

本着在尊重个人意愿,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情况下,全院帮扶干部认真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帮扶责任。在户户走到中,搜集贫困户原有产业、劳动就业能力、住房交通情况,通过政策宣讲、分析利好,因户制宜改善居住条件,全村扶贫以来进镇集中小区安置65户,村集中安置小区45户,公租零租28户,分散自建4户,贫困户危改72户,非贫困户危改100户。扶贫以来,让应搬尽搬,应改尽改,彻底告别了危房、破房、漏房,全面保障了群众的住房问题,让全村人民住的安全,住的放心。                 

扶贫扶志夯基石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国家的教育扶贫,为许多穷苦孩子照亮了未来光明之路,解决了许多穷苦家庭孩子的上学负担。驻村工作队为确保适龄儿童能及时接受教育,紧紧围绕教育扶贫政策,深入农户家开展摸排工作,对厌学、弃学儿童,我们及时配合家长、学校、老师做好疏通工作,确保无辍学。积极落实小学、初中、高中、雨露计划、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各项教育政策,确保政策惠及到每一位学子当中,其中2020年度雨露计划助学12人,县外就读兜底资助1人。同时我们积极利用宣传栏、广播、显示屏、电子视频等宣传劳动模范故事、勤劳创业人士,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鼓励更多的群众依靠自身、依托政策脱贫致富。通过扶贫、扶志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能接受到更高等的教育,激发内生动力,彻底夯实全村未来的脱贫之基。

创新产业稳脱贫

土地贫瘠,利用率不高,留守劳力弱让八里坪村的产业一直是短板。从最初的摸索橘园到油牡丹再到红薯,或者形不成产业气候,或者受劳力困扰。如何摆脱产业困境,让留守劳力能在家门前有事做、有钱挣,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从最开始的摸索桔园无果,后又尝试种植油牡丹,红薯等等,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种植业发展之路。今年,县委县政府鼓励发展茶叶产业,补助政策力度大,也为八里坪村的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工作队积极入户开展政策宣讲,将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采用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发种子、发肥料、免费松土,鼓励群众积极种植茶地,长远来看,确保了年老的人以后也能在家有收入。截止目前,已栽种茶园220余亩,红薯400余亩,预计再栽种150余亩茶园,彻底解决了将来的产业问题和留守劳力就业问题。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开展养殖业,利用畜牧站站长驻村的优势,加强技术指导,严格猪瘟防疫,为群众的养殖保驾护航,截止目前全村共有4户养殖大户,猪舍一个,全村在圈猪有400余头,200余只羊,40余头牛,8000余羽鸡,极大的增加了群众的收入。种养殖业的发展预计可以让户均增收4000元。

基层党建强保障

要脱贫致富,首先得有个好支部。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我院及工作队始终把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抓基层党建促脱贫的关键抓手。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积极参与、指导,补强村两委班子,让新的村两委更有激情和活力。指导村两委成员成立了3个种养殖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新产业,通过务工和土地流转,极大的提高了群众的收入。工作队积极指导召开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讲党课、双十星活动、支部连支部,携手奔小康等,倡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政策传达、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中起着积极的正能量。村党组织通过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指示精神以及各级党委关于扶贫工作的指示、部署,不断增强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强化党建引领,认真落实巡视问题整改工作,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截止目前全村共有28名党员,分散在全村的角角落落,践行着为人们服务的宗旨。

基础设施便民行

只有完善基础设施,才能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八里坪村以前的主路下雨天泥泞难行,户院路更是寸步难行;大晴天尘土飞扬,满是灰层。群众出行还得沿小河沟过,暴雨季节十分危险,晚上走路也是黑漆漆的一片。村干部经常在漏雨的房子里办公,条件十分艰苦。扶贫之后,在各级党委、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院和工作队积极争取各方资源,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集中供水厂2个,新修5座便民桥、翻修2座便民桥,厕所革命45户,硬化主公路4公里,硬化户院路约8公里,产业路毛路约6公里,修缮河堤约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70余盏,彻底打通、照亮了群众的出行之路。新建文化墙约600平方,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和500余平的群众广场,健身器材齐全,不断丰富群众的生活方式。新建村卫生室一个,重新修缮村八里小学,方便了群众的就医、就学问题。

工作队自驻村帮扶以来,紧紧围绕国家关于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打好政策组合拳,下足绣花功夫,深入群众,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帮扶举措,扶贫取得巨大的成效。无论是在低保、五保评审上还是特困户评定救济、公益性岗位上,工作队都坚持公平、公正、透明。工作队积极参与到两金征收和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就业渠道、疫情防控等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与群众打成一片,深入群众开展真情帮扶,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对口扶贫,八里坪已然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困有所帮、弱有所扶、老有所养的和谐宜居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