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脱贫村留守妇女学汉绣 手持绣花针开织幸福路

2021-01-12 16:57  

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李硕 报道:近年来,房县各乡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果园建起来了、乡村旅游火起来了......贫困户陆续脱贫出列。

随着村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如何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解决贫困妇女的生活和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房县妇联思考的重点。经过多方奔走调研和联络,2020年,房县首期汉绣培训班在化龙堰镇高桥村开班,汉绣传承人黄春萍成为教课老师。培训班结束后,黄春萍每天依然坚持通过手机视频和学员们进行交流,高桥村村民周琴就是其中之一。

化龙堰镇高桥村一处老宅的天井院内,村民正在绣汉绣

她慧心巧思,却因为照顾家庭,闲在家中没有收入,接触汉绣、学习汉绣之后,她一丝一缕精雕细琢,用汉绣手艺绣出了自己的稳定收入,让脱贫的步伐迈的更加坚实,她就是化龙堰镇高桥村村民周琴。今天的脱贫故事我们跟随周琴一起去感受汉绣的魅力。

细细的金线跟随着针尖在红布上来回游走,近日,当记者来到高桥村搬迁小区周琴家中时,她正忙着低头绣制手上的一批订单,这是远在武汉的黄老师给她的新订单,全村的十几个姐妹都在家利用闲暇时间帮忙完成。

黄春萍为村里的姐妹传授汉绣技法

周琴口中说的黄老师,就是教她汉绣的非遗传承人黄春萍老师。说起学习汉绣,还要从房县首期的汉绣培训班开始说起,为了让在家的留守妇女能在家门口有收入,房县妇联联合高桥村工作队邀请汉绣非遗传承人黄春萍老师从武汉来到村里,举办了多期培训班,起初有60多位在家女性参加培训班,经过摸索学习,反复揣摩,周琴和二十多位村里的姐妹们慢慢的掌握了其中的窍门并坚持了下来,从一些简单的订单开始一直绣到了现在。

一开始做了几天腰酸背疼,看着同村的学员一个又一个放弃了学习,周琴有几次都想着不干这了,正在她在坚持和放弃之间犹豫徘徊的时候,黄老师的第一批订单来了,非常简单的刺绣,她坚持绣了一个多星期,寄到武汉后,竟然有800多元的收入,周琴当时就有了信心。

接触汉绣之前,周琴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孩子,接送孩子照顾孩子,孩子上学的那一点空闲时间也没有合适的事情做,家庭的生活开支只能靠丈夫一个人的务工收入,周琴很苦恼但又抽不开身,想在家干点什么却又找不到门路。

如今周琴不仅仅自己绣的带劲,而且成为了高桥村汉绣技艺的带头人,一边是负责接订单、收材料,一边是派订单、给村里的十几个姐妹发材料。

大家全部绣好以后,周琴还要检查无误,整理寄走,将这一幅幅刺绣作品变成钱。她想要带领全村正在坚持汉绣的姐妹们把这门手艺学的更精,然后可以接大订单,完成大作品,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绣着绣着,周琴就从从一开始的排斥,到中途利用汉绣挣钱,再到如今喜欢汉绣、追求好作品,学习汉绣之后,心态更稳重了,不仅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还能磨练一个人的细心和耐力,静下心来思考许多问题。

如今,周琴在家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有稳定的收入,丈夫也在村“两委”和工作队的帮助下,从外地回到了家里,在附近的工厂里面上班,一家人的生活正越来越好。

妇女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房县妇联深入推进“巾帼脱贫行动”和“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积极探索农村妇女自主创业新模式,通过帮助成立柳编专业合作社、开展汉绣专班培训、建立市级巾帼脱贫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方式,提升妇女发展能力、拓展增收之路、强化关爱帮扶,帮助妇女不仅实现自身脱贫发展,还带动他人致富,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