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元东 解天杰 报道:为提高工业项目亩均投资及土地产出水平,促进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到集约、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措并举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科学合理规划选址,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好而优又快则先”原则,合理确定企业用地规模,优先保障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项目用地需求,禁止向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产能过剩和“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供地。
二是明确工业项目准入门槛,以亩均产出论英雄。推行新入园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规定亩均投资不低于150万元,投产后亩均税收不低于15万元/亩;支持工业项目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容积率逐步实现增容“2.0”,免收增容土地出让金;对新入园新能源、新业态等新型产业项目用地年期可实行弹性出让。
三是强化国土空间管理,推进产业向园区集聚。从严控制零星工业用地,着力挖掘城镇闲置、低效用地潜力,将城镇低效用地纳入成片开发范围再开发;支持小微企业通过利用存量土地、租赁标准厂房等途径解决生产经营场所。对“退二进三”、“退城入园”、转型升级的企业,优先在工业园区内安排建设用地或提供标准厂房。
四是强化土地批后监管,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机制。坚持“以用为先,不用收回原则”,对批后土地实行“土地全生命周期”监管。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县税务局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和建设用地税收征管机制,加大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力度,依法征收土地闲置费。对列入用地信用黑名单的企业,不允许再竞买新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