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淮镇:以茶为本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以绿为“墨”绘就富春山居图

2021-03-08 16:33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江垚 报道:近年来,窑淮镇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围绕“茶叶产业专业镇”目标,通过“坡地点茶果,平地无性系”两手抓、“建设新茶园,改造老茶园”两并重、“引进新茶企,延长产业链”两同步,突破性发展茶叶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新路子,绘就了以绿色为底色的美丽“富春山居图”。

一是建设新茶园,做大做强产业底盘。充分发挥镇内资源优势,对全镇茶叶产业进行全域规划,确保茶园建设连块成片,茶叶产品系列开发。通过抢抓县茶叶产业发展政策机遇,进一步激发农户发展茶叶的积极性,基本实现全镇茶叶产业全覆盖。目前,该镇茶园面积达3.15万亩,拥有规模性茶企7家,茶叶产业专业合作社37家,实现了户均5亩茶的目标,每年每户可增收1万元以上。2021年该镇计划新发展茶园1500亩,抚育幼龄茶园6000亩,力争茶园面积达3.5万亩。

二是改造老茶园,提高茶园经济效益。依托“党建+”的带富经验,创建“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服务队+农户”的茶园管理服务队。成立了窑场村党支部牵头,神农贡茶业公司为主导的茶园建设服务队;成立了界山村党支部牵头,双锋茶业为主导的茶园采摘修剪服务队;形成了以西沟村党支部牵头,双锋茶业为主导的电商销售专业队和茶园中耕除草施肥服务队。通过服务队建设,全力推进茶园机械化进程,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入专业服务队,在茶叶产业全程中提供服务获取劳动报酬,走茶叶产业专业化之路,让老茶园焕发新动能,近年来通过老茶园改造,8000亩老茶园已初见效益。2021年该镇计划改造老茶园3000亩,创造就业岗位800个,确保人均增收5000元。

三是引进新茶企,增加茶产品竞争力。在大力支持原有7家茶企增加产能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再引进1—2家高科技茶企,延升茶叶产品种类,做强做优茶叶品牌。通过树立“窑淮红茶、窑淮野茶、窑淮白茶、窑淮贡芽、窑淮绿茶”等多品种茶产品共同发力,满足消费者对茶产品高、中、低档各层次需求,提升窑淮镇茶叶产业市场竞争力。同时按照“外引进、内培育”的方式,引进一批茶专业人才,从本地培育选拔10户茶叶工匠,推动窑淮茶叶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从而增加茶产品竞争力,以此吸纳更多群众参与茶叶产业发展,将群众固化到茶产业链上。

四是坚持茶旅融合,提升茶产品附加值。一是搭建政校企联合平台。2020年依托本土茶企湖北诗源茶旅文化有限公司通过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搭建政校企联合平台,组建茶叶产业研究院,协助该镇从茶园新建、鲜茶采摘、茶叶生产、成品销售等环节打通“畅梗阻”,建立健全绿茶生产标准、红茶生产标准,打造以“华农”为科研成果推广的优势品牌,提升窑淮茶叶知名度和科技附加值。二是坚持茶旅融合发展。通过整合全镇3处休闲观光园、3个省市级美丽乡村,发展特色茶吧、农家乐、家庭旅馆、电子商务等观光农业、旅游业,逐步实现三产融合,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政校企联合及茶旅融合之路,2021年该镇茶企年产值预计达到8000万。

窑淮镇通过探索“挖掘茶文化内涵,树立茶知名品牌,打造茶旅融合名镇”的茶产业发展思路,让群众固化在以茶为主导的产业链上,真正实现了把“茶”资源变成了资产,把“茶”资产变成了股份,把股份变成了资金,探索出了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新路子,绘就了以绿色为底色的美丽“富春山居图”,最终实现茶山就是金山的“两山理论”的创新突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