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首任县委书记柳直荀 毛主席曾作词怀念的挚友

2021-05-13 08:48  

人物档案

1931年,红三军建立了中共房县县委,红三军政治部主任柳直荀任首任县委书记,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1932年9月,柳直荀在湖北监利因“肃反”运动被错杀,时年34岁。1945年,中共中央追认柳直荀为革命烈士。1957年,毛泽东复信柳直荀夫人李淑一,并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表达了对柳直荀的怀念之情。

首任房县县委书记柳直荀(资料图片)。

■文、图/记者朱江 何利 通讯员 余策星 汪舒琴 陈乔仙

建立房县县委,首任县委书记

柳直荀与房县的渊源,要从他在红三军任政治部主任说起。

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的柳直荀,又名柳克明。1924年2月,柳直荀经何叔衡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后随军南下广东。不久被党派往上海、天津等地从事秘密斗争。1928年9月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参加了周恩来主持的中共顺直省委扩大会议。1929年冬调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不久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和中央军委特派员。

1930年4月,柳直荀受命到洪湖革命根据地工作,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军团前敌委员会委员兼红六军政委。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和前委委员。他与贺龙率部队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围攻,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1931年6月18日,贺龙率红三军攻克房县城后,培训了一大批地方干部。6月下旬建立中共房县县委,柳直荀兼任首任县委书记。

红三军主力撤回洪湖,房县苏区由柳直荀负责

1931年7月4日,鄂西临时分特委和房县苏维埃政府召开了房县苏维埃政府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红三军军长贺龙、政治委员邓中夏、政治部主任柳直荀等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房县苏维埃政府组成人员和机构。柳直荀除兼任县委书记外,还被任命为湘鄂西省苏维埃财政部长。

房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红三军前委派出大批红军干部,配合房县苏维埃地方干部深入全县各地组建区、乡苏维埃政府。到8月初,共建立14个区、105个乡苏维埃政府。柳直荀一边抓苏区政府建设,一边组建县、区、乡的总工会、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少年先锋队、童子军、红色补充军等,开展土地革命。

8月1日,鄂豫边悍匪张连三率3个团从北向房县苏区进犯,贺龙率8师22团在连山坡激战七昼夜,粉碎了北路敌人的进攻。8月中旬,51师范石生部6个团从东部进犯房县,红军在梅花山至阧口一带设伏阻击,全歼敌人一个团,粉碎了敌人的围攻。

阧口战斗胜利后,红三军迅速解放了青峰镇。正在这时,红三军接到湘鄂西分局的一封信,要求红三军立即撤回洪湖。经前委会议决定,红三军主力撤回洪湖,房县苏区由柳直荀和汤慕禹负责,由军教导队、政治保卫队、军部特务营和分散在各地的红色补充军合编为红九军第二十五师,汤慕禹为师长,柳直荀为鄂北特委房县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全面工作。

“我失骄杨君失柳”,毛泽东诗词纪念柳直荀

1931年9月12日,贺龙率红军主力东下洪湖;16日上午,贺龙率红军主力离开保康,经南漳、荆门向洪湖转移。

不久,敌保安团总陈茂炳纠集四乡土匪乘虚攻占房县城,逮捕了200多名干部、群众,准备午时杀害。得到消息后,正在青峰镇龙王沟剿匪的柳直荀,立即把二十五师的73团化装成龙王沟李治成的土匪队伍,跑步赶到房县城北门,骗开了城门。城门一开,柳直荀指挥战士一个猛冲,打跑了保安团3000多人的乌合之众,救出了乡亲们。

1931年12月29日,敌兴安警备旅旅长刘正增带两个团进犯房县,一个团驻上垱河,一个团驻三教堂。当晚,柳直荀率部奇袭上垱河,经数小时激战,歼敌一个团,活捉敌旅长刘正增、团长宋江楚。

此后,柳直荀先后受命组编红二十五师、鄂西北独立团、洪湖独立团,后合编为红八师,柳直荀均兼任政委,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2年2月,柳直荀接湘鄂西中央分局的通知,回洪湖参加中共湘鄂西第四次党的代表大会。党代会闭幕后,柳直荀被任命为红八师政委,该部队是原鄂西北独立团(多为房县人)和红三军的一部分。在此期间,他坚决反对党内和根据地内已经发展起来的“左”的错误方针和政策,被撤销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职务。

1932年9月,柳直荀在湖北监利因“肃反”扩大化被错杀,时年34岁。

1945年4月,中共中央给柳直荀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给柳直荀夫人李淑一的一封回信中,附了一首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诗词中的“骄杨”是指毛泽东的第一位夫人杨开慧,“柳”是指柳直荀,表达了对柳直荀的怀念之情。

毛泽东亲笔书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资料图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