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房县英模】许大和:激战上甘岭他是“喀秋莎的眼睛”

2021-06-09 14:35  


晚年的许大和仍难忘当年的烽火岁月

在解放战争战场,他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因作战勇猛,两次荣立战功;在抗美援朝战场,他在上甘岭浴血奋战,为喀秋莎火箭炮报送准确炮击坐标方位,是火箭炮的“眼睛”,他就是房县退役军人许大和。尽管已经93岁高龄,但回忆起当年的战争岁月,老人依旧记忆犹新。

作战勇敢,他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

近日,在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房县红塔镇塘溪村退役军人许大和的家里。走进大门,堂屋两侧的墙上挂满了照片,有英姿飒爽的军装照,也有披红戴花的领奖照。

照片上的主角就是93岁的许大和。“一生打了多少场仗,已经记不清了。”聊起战场上的故事,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许大和1928年出生在房县塘溪沟的一户穷苦人家,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5岁时,父母因贫病交加先后离世,他在兄长的照顾下长大。1944年的一天深夜,熟睡中的许大和被国民党抓了壮丁,送往河南抗日前线。1947年7月,许大和所在部队投诚起义,编入解放军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他正式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由于为人忠诚、作战勇敢,1947年8月,许大和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随后的解放战争历程里,许大和跟随部队转战各地。1948年9月,许大和参加郑北战斗,荣立三等功;1948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荣立二等功;1949年4月,他又参加了渡江战役,再次荣立三等功。此外,他还参加了解放两广、解放大西南等战役,足迹几乎遍布全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南都跑过,要说打了多少仗,那还真没法统计,反正一年到头都在打仗。”许大和说。

激战上甘岭,他是“喀秋莎的眼睛”

在众多战役里,最让许大和记忆犹新的当属抗美援朝。1951年,许大和所在的部队被派往朝鲜战场。在这场“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加坦克”的战争中,志愿军采取白天隐蔽晚上行军的方式,顽强地同敌人战斗。

在抗美援朝战场,许大和是一名炮兵。“炮兵一般都部署在战场的最前沿,危险程度也是最高的。”许大和说,他在战场上多次险些牺牲。记忆最深的一次,许大和正扛着炮弹,只听到一声巨响,敌人的一发炮弹“嗡”地一下就飞来了。许大和赶紧趴下,“炮弹就落在我脚后跟的位置,地上被砸了很大一个坑,飞起的泥土把我的脑袋都埋住了。幸亏这发炮弹没有爆炸,于是我赶紧站起来就跑,跑了丈把远,又一发炮弹飞来了,还是落在那个位置,又砸出很大一个坑。”许大和说,那一次真是太危险了。

抗美援朝战场上最惨烈的当属上甘岭战役,许大和所在的15军是上甘岭战役的主力部队。当时,地面上有敌人的大炮轰炸,天上有敌人的飞机轰炸。为了躲避敌人猛烈的炮火攻击,许大和曾藏到牺牲战友的身下,一藏就是一天一夜。“一下都不敢动,更不能喝水吃饭,因为敌人的侦察机飞得很低,害怕让敌人发现了,又招来炮火轰炸。”许大和说。在上甘岭战役的反击阶段,许大和作为一名前线炮兵侦察员,主要职责是为后方的喀秋莎火箭炮报送准确的炮击坐标方位,充当火箭炮的“眼睛”。也就是在这次战役中,他的大腿负伤,至今还留着一个碗口大的伤疤,双耳几乎被炮弹震聋。在朝鲜战场,许大和还因为长时间趴在雪窝子里,腿关节被冻伤,常年僵硬疼痛。“这些伤病和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许大和说。

一纸证明书见证了老人当年的军旅历程

勤劳淳朴他教育子女秉承优良家风

1954年,许大和奉命回国。1955年,许大和复员,被安置在房县公安局上班。1956年,他又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务农。虽然带着一身的荣誉和光环,但物质上一穷二白的许大和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始终自力更生。

回到农村,首先面对的是没有住房的问题。许大和克服重重困难,白天参加集体劳动,夜晚在月光下制作土坯,在一间又破又小的茅草房的基础上,用了3年时间建了3间简陋的土坯房子,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家。

“不给政府添麻烦。”这是许大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曾在公社生产大队担任生产队长多年,70多岁时仍每年积极参加乡里组织的修路架桥、兴修水利等义务劳动,80岁高龄时仍旧和老伴一起耕种房前屋后的几亩田地,每年养猪养鸡,辛勤劳作。如今,许大和仍坚持自己种菜,始终不肯闲下来。许大和没读过书,只在部队参加过扫盲班,但他却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尽全力让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也从未让子女辍学。

虽然身在农村,但许大和仍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许大和主动将正在读高中的大儿子召回,送入部队。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许大和通过电视看到灾情后,主动交了特殊党费。在子女和乡亲们眼中,许大和是一位善良淳朴、忠厚勤劳、乐观开朗的老人,深受乡邻爱戴。受其影响,许大和的孩子们也秉承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尊老爱幼的良好家风,踏踏实实做人做事。甘于平淡,勤劳乐观,许大和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他的品格也深深影响着子孙后代。“以前受了许多磨难,遭了许多罪,现在这么好的时代,吃穿不愁,要知足。别给国家添麻烦,有国才有家。”许大和常常这样教育子女。

对于曾经的荣誉,许大和藏在心底从不主动提及,但有人问起当年的烽火岁月,他都会难掩内心那份自豪。老人喜欢看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关心国家和军队建设。每次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有的尸骨还埋在异国他乡,他都难掩悲痛之情。“能活着回到家乡、娶妻生子,在党和国家的照顾下发展生产、参加建设,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许大和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