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工业园区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马胜江
从早期仅有几间手工业作坊,到1995年规模工业总产值53049万元;从新世纪初发展放缓,到“十一五”期间快速增长;从“十三五”期间转型发展,到如今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房县工业经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历史性飞跃,谱写了一篇篇绚丽的时代华章。
稳中求进强基础
房县作为农业大县,工业经济发展道路曲折。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几间手工业作坊。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79年,该县利用特色资源,兴建肉联厂、酱园厂、黄酒厂、酿酒厂、农业机械制造厂、皂素厂、制药厂等,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化工生产产业。此后,通过发挥毗邻东风汽车公司的区位优势,以及境内丰富的水资源优势,逐步发展汽车配件产业和水电产业,工业总产值大幅增长。1979年至1995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07家发展到185家,工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1507万元增加到1995年的53049万元,年均递增26.8%。
开足马力忙生产
从1996年开始,受大环境影响,房县工业投入大幅下降。截至2005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降至22家。尽管如此,房县工业总产值由1996年的53231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05028万元,增幅达97%。
扶贫车间办到家门口
“十一五”期间,房县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房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文件,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加快工业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步伐,形成了八大支柱产业。利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纳境外资金56亿元,兴建了华新水泥(房县)公司、武当金鼎制药、武当动物药业、鑫宝水泥等一大批外向型工业企业。
华新水泥(房县)公司
在此期间,房县工业经济迅速壮大。2010年,该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69500万元,同比增长4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781万元,同比增长63%;完成出口额2000万美元,实现税收10793万元,工业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2%以上。
转型升级提质效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房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用新型工业化思维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发展了一批规模企业,培植了一批骨干企业,做大了一批亿元企业,形成了“雁阵式”工业发展格局。2019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工作考核结果显示,房县监测综合指数在31个三类县市区中排名第十,自2016年以来,连续4年前进13个位次。
智能化生产车间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房县按照“工业出城、一区多园、功能分类”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进园区规模化发展,建成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形成东城、西城、北城、循环经济产业园、纺织产业园“一区五园”发展格局。新增亿元企业19家,总数达到25家,净增规模以上企业44家,总数达到70家,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分别由2010年的20亿元、18亿元、6.8亿元、7000万元,上升到2020年的78.6亿元、60.5亿元、19.3亿元、4.4亿元。实施工业项目328个,完成投资265亿元,鑫资再生科技、诚玺电子、兆丰电子、顺发新能源、奇伟服饰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工业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其中,星源科技、光宏通信、葵花药业、诚信汽配、启扬工贸等18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该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2.3%。天龙石墨、星源科技、三鑫生物、凯龙机电、武当动物药业、九方魔芋、聚达食品7家企业被认定为湖北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房县黄酒”“房县娃娃鱼”“房县黑木耳”“房县北柴胡”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当动物药业的“武当”牌百草传奇和“武当”牌咳喘炎皇,聚达食品的“三里岗”牌食用菌,神农本草的“房陵本草”牌白及、北柴胡和白芍,天森食品的“房陵鲜”牌酱卤肉制品和蛋制品,神武山珍的“神武”牌香菇和黑木耳等产品获评“湖北名牌产品”。
跨越发展砥砺行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房县坚持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通过主动承接“襄十随神”城市群产业转移,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打造集约高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发展绿色产业、节能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形成“三主三柱三新”产业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东城、西城、北城、循环经济、纺织、卫浴“六大园区”,建设鄂西北生态工业中心。力争到2025年,形成酿酒发酵、生物医药、循环经济、智能卫浴、农产品加工五大百亿产业集群,形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汽车配件、新材料四大特色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160亿元,年均增长13%;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年均增长13%。“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县工业投资累计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长8%。
汽配企业生产车间
目前,房县正以推动产业集聚、促进企业成长为抓手,努力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其中,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建设东城、北城、西城园区服务中心,力争新增规上企业20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工业增加值27亿元;力争新增亿元企业10家、5亿元企业3家;稳定技改资金2000万元、建立科技三费正常增长机制,建设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预算财政担保金8000万元,新增财政专项贴息资金1000万元,引导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0亿元以上。今年1至4月,房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8.2亿元,同比增长74.85%;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69亿元,同比增长84.05%。
砥砺前行,再创辉煌。迎着新时代的朝阳,房县工业经济必将谱写出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