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成义 报道:房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组织开展了以促进全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开展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手机短信群发宣传活动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通过手机短信群发平台,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群发10余万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短信,在广大干部群众间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人人有责,民族团结人人共享”的宣传氛围。
开展一次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宣传活动
邀请少数民族代表在该县化龙堰镇长望村、化龙堰镇上营村、城关镇小西关社区三个服务站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宣讲会;并分别在房县化龙堰镇长望村、化龙堰镇上营村、军店镇军店街社区、城关镇小西关社区、大木厂镇大木街社区,房县民族学校等地,制作“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户外大型宣传展牌4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过街红条幅10条,LED电子显示屏宣传6处,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取得的成功实践、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先进事迹,营造出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
县领导、县统战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带头深入到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家慰问。
城关镇小西关社区是房县最大的回民集居区,现居回民100余户500多人。副县长王玲来到该小区回民童梦云家,详细了解童梦云家生产生活情况。
童梦云反映:她所在的小西关社区,虽处于“西关印象”景区,但巷道没有路灯,夜晚黑灯瞎火的,出行很不方便。王玲现场协调,限时给小西关社区民族路、祥和小区、富强巷、东鼓桥巷、西鼓桥巷等安装太阳能路灯50余盏。现在每到傍晚,该小区的太阳能路灯定时亮起,回民群众在院前遛弯、跳舞。
回民马名贵笑着说:“我们小西关这条破旧的`回民巷'现在和`西关印象'一样亮堂,`回民巷'真成了景区了!”
慰问小组还先后深入化龙堰镇、城关镇、大木厂镇等地走访慰问少数民族群众,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坚定信心,创造幸福生活。慰问外来流动少数民族商户,了解在房外来流动少数民族从业者生产生活情况,协调解决其实际困难。
开展一次办实事、解难题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房县民族团结最动人的画面。
县委统战部向房县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捐赠书包学具等12套。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长丁选清在调研中得知回民学生在校就餐不方便,立即与县教育局协调,自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给少数民族学生每人每年补贴生活费600元。
甘肃省广河县东乡族流入房县城关镇兰州拉面经营户马尔撒,反映两个小孩想转入房县就近就读。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王成义当即出面协调,其小孩马龙、马进转入房县东城小学就读。马尔撒欣喜地说:“没想到房县的领导没把我们当外人,你看我们的孩子也能享受房县孩子一样的教育!我决定不光在房县做生意挣钱,我们还计划在房县买房子,房县成了我们的第二家乡了!”
截至目前,房县已经解决流动少数民族6名子女就近入学的问题。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体会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各族干部群众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成为房县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大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维护了我县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