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赵坤 报道:近年来,房县焦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目前,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14万户、达到4.97万户,同比增长716%;上半年,纳税开票企业5120户,开票金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02%,市场主体更加活跃。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现阶段,房县致力于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做到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夯实基础设施,推进审批服务大优化
“想不到家乡近年不光建设的好,连服务都提质了,我给你满意评价。”日前,市民郭先生在帮其父办理退伍军人优待证过程中,发现原退伍证姓名和身份证姓名不一致,本来还以为再跑一趟派出所才能办理,没想到公安窗口就在旁边,很快就在户口本上进行了曾用名添加,进一道门就把事情办了。

为持续提升镇、村审批服务便利度,房县按照“三集中三到位一兜底”便民服务运行机制,推行“5+N”窗口设置方式,即人社,医保、民政残联、自规城建、公安专业综窗加无差别综合窗口模式,最大限度保证进一次门,办所有事。近一个月以来,已落成的每个便民服务中心每月办件800余件,仅公安窗口每月200余件,其它乡镇“5+N”今年年底以前全部落地,让群众进一次门,办所有事,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强化服务提升,推进市场要素大保障
“在房县办企业这么多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当地政府上门服务的事项逐年增加,企业享受到的福利也越来越多,有效缓解了我们发展的压力。”湖北国林汽车公司董事长李立国表示,今年该企业享受到的设备补贴、留抵退税款等政策红利,均由房县科经局、税务局等单位主动上门对接、个性化服务、帮办代办跑完申报流程,让企业家无需申请便可以获得政策补助资金。

今年以来,房县在全市一盘棋的基础上,房县创新推行惠企政策“无申请兑现”模式、帮办代办等服务,着力解决惠企政策落地难、企业对政策“不知晓、不会用”等问题。首批“无申请兑现”政策清单共51项。让惠企政策从“企业申请得优惠”向“政府主动送优惠”转变,定期推出后续清单,逐步扩大“无申请兑现”范围,让更多企业和群众受益。
深化思想破冰,推进金融环境大突围
看到手机短信上到账的1000万“政采贷”通知,湖北成辉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位于房县土城镇龙坪村的湖北成辉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钢结构工程的中小微企业,今年初中标承接了房县职校建设的项目,由于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急需一批资金进行订购,公司曾尝试运用各种途径融资,但因抵质押、担保条件限制,频频遭遇贷款难。
“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在线向县建行提交了‘政采贷’业务的申请,没想到第二天他们就派人过来进行现场调查,当天就向我们成功发放了1000万元的线上信用贷款。”该公司负责人高兴的说道。

为金融环境大突围,人行房县支行通过与房县财政局采购办、中国建行银行房县支行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基于政府采购信用及真实交易场景,快速启动、积极响应,领先一步开展的线上政府采购项目贷款业务,无需抵押担保,企业资料准备齐全通过线上发起申请、后台审批到贷款落地,整个流程下来只用两个多小时,大大提高了企业贷款申办效率。截至6月末,该县部分已通过“政采贷”成功融资14笔,金额达344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