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何少博 郑浩 报道:“注意脚下,别踩滑了,赶紧从这边上穿好衣服到岸上来。”7月19日,房县门古寺镇民警从监控中看到三个少年准备下河,迅速赶到现场,及时劝阻了下河戏水的少年们。这是今年房县应用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在易发生溺水事故水域开展防溺水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房县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感,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溺水工作,切实做到“四个到位”,全力当好青少年防溺水“保护神”,截止目前全县未发生青少年学生溺水事件。

一是宣传教育到位。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全方位、无死角的进行防溺水宣传。“线上”采取广播、电视、抖音、快手、微信群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宣传防溺水有关知识10000余条,录制宣传视频1条;收集全县6万余个家长联系电话,编制推送防溺水短信6万余条;转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给全县6万余名学生上好防溺水“延时课”,增强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线下”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全县8000多名党员干部通过走村入户,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和家长宣传暑期防溺水知识,并在281个村(社区)发挥村村响、LED显示屏和流动宣传车作用,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

二是隐患排查到位。组织全县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综治政法干部、志愿者等5000余人次的基层队伍力量,拉网式开展涉水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建立专门工作台账,登记隐患问题60余条,正在逐一整改销号。目前在易发生溺水事故重点水域新增安全警示牌500块、安装防护栏(网)100余处,在一些大河深渠固定安放救生圈500余个、游泳衣等应急救援设备100套,最大限度将各类涉水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巡查防控到位。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模式,主动发挥“三级河长”作用,将“河长制”和防溺水工作结合起来,组织100余名“河长”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山塘、水库、河流湖泊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全方位监管;在易发生溺水事故重点水域周围新增摄像头1000个,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一旦有人在涉事水域附近出现,监测人员根据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现突发状况,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劝阻和营救,有效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四是技能培训到位。房县将青少年防溺水自救作为工作重点,先后组织100多所中小学师生,分批次、分类别开展模拟溺水求救、自救及救助他人活动500余次,用演练活动现场教授学生防溺水知识和救护技能。同时在县城开设3处游泳场馆,讲解青少年学生游泳注意事项及“自救”知识,培养青少年自觉远离危险水域意识,增强应对突发状况的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降低溺水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