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永光 报道:7月26日上午,全市林长制暨森林督查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房县副县长刘俊围绕林长制工作开展情况交流了经验做法。
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房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扣“林”这个主题,紧盯“长”这个关键,紧抓“制”这个根本,全力推动林长制工作落实落细,为全面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县”筑牢生态根基。

压紧压实责任全面完善林长制治理体系
完备组织体系。制定出台《房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搭建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分级设立县、乡林长制办公室,增设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林长8名,全县共设立林长548名,实现林长制阵地建设全覆盖,上下衔接、系统完备的组织体系全面构建完善。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林长制工作机构,成立县林长制办公室和林长制服务中心,核定林长制办公室行政编制1名,林长制服务中心公益一类编制6名。
强化责任体系。积极构建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紧紧围绕林长“三大职责”,强化党委领导、党政同责、逐级明责、分区负责的责任机制,通过县级总林长签署林长令,召开林长会议,印发林长制工作要点,开展巡林调研、作出批示指示等,把林长制工作作为推进林业发展总引擎、总抓手、总开关,全面制定发展目标,分阶段、有重点推进实施,权责清晰、职责明确的林长责任体系全面建立。
创新制度体系。持续在创新制度供给、促进制度集成、发挥制度效能上下功夫,以保障有力、运行有效为目标,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公开、部门协作、督查考核“四项制度”,发布总林长令、设立“野人谷生态警务室”,聚焦全民化生态责任,生态建设由原来的林业部门唱“独角戏”向党政各级部门,乃至全社会齐抓共管“大合唱”转变的全新工作格局。
强化措施落实 确保林长制工作稳步推进
协同合作增合力。房县以林长制为统领,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外部要素供给,合力解决林草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等“林业+”机制,推动林长和检察、公安及社会力量同频共振,形成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合力,进一步健全涉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强化林长及相关部门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形成生态领域执法监管的强大合力。
制定规范强基础。印发《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乡镇林长制办公室工作的通知》,规范乡镇林长制办公室设置,强化乡镇林长制办公室建设。县林长办结合每季度工作重点,制定下发工作清单,定期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障有力的林长制运行机制,确保林长制各项工作推深做实,取得实效。
健全网格重管护。建立全县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体系,每个网格配林长、林业员、护林员,构建起“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责任链条,全县形成上下一盘棋、同步推进林长制工作格局。
督查考核抓落实。重点围绕“林长履职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组织保障情况”三个方面开展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县乡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以森林督查为抓手,高站位部署重点问题整改销号工作,印发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情况通报2期、工作提醒3期,督促发现问题整改。完成2023年森林督查一期、二期123个疑似图斑核查整改工作,核查面积230.9576,办理林业行政案件4起,依法处理6人。
创新管理举措 不断推进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科技赋能严监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以网格化管理为切入点,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房县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打造林长和护林员巡护、林长制考评、林草资源综合展示、事件上报及督查等系统,实现全县林长制工作信息一键掌控。建立使用房县林长制APP开展巡林工作,围绕林业资源保护等重点工作,达到责任体系分级管理、网格监管精准、林长履职有效等智慧化管理目标。
组建执法硬班子。森林公安转隶后,涉林案件查处进展缓慢,房县紧盯实际,主动作为,以解决无执法机构、无执法队伍、无执法人员等突出问题为导向,在县总林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衔接编办、组织、人社等部门,成立了十堰市首个县级林业综合执法队伍——房县林业综合执法大队,核定公益一类事业编制27人,下设四个执法中队,将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职能由其集中行使,重构健全了全县林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实现了林业执法工作不断档、责任不缺位、力度不减弱。
广泛宣传增氛围。以林长制为统领,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组织开展以天然林保护、林地征占用、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森林防火等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乡、村林长制工作相关业务知识的巡回宣讲活动,进一步压实乡、村林长森林资源保护源头管理责任,深化基层依法治林的质效,深化基层依法治林的理念,营造浓厚的林业法治氛围。探索建立林长制“永久性”宣传牌、民间林长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全域保护森林资源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