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 王万军 报道:前不久,位于诗经广场东侧的关雎大桥新建工程完工,该桥采用三跨上承式,桥上设计有风雨廊桥景观,建成后连接吉甫南路和诗经大道。在温泉大道两侧,崭新的双杆双臂路灯像哨兵一样矗立在路旁,照亮街道、扮靓城市……这是房县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生动实践。
一张表决票,一头载着民主,一头连着民心。近年来,房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群众自下而上反馈民意”和“政府自上而下落地项目”双向联动,真正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构筑全过程人民民主“同心圆”。
房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将县委全会确定的重点项目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备选范围,把“政府能够做”与“群众期盼做”有机结合,在征集、遴选两个关键环节实现群众全面知晓、全面参与,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来源于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
为此,该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审建议、审选题、审项目”全程决策工作链,做好前置审议、会上审议、大会票决。“在讨论、决定民生事项前,我们会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开展视察、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论证和评估,通过对收集意见建议分类梳理、总结提炼,认真讨论候选项目的覆盖受益面、民生关联度、群众参与度,并将讨论情况转交县政府。”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高明哲介绍。
2022年7月,房县县政府聚焦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保障、就业促进、教育卫生、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00余条,形成了民生实事项目库。同时,房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代表小组、接待选民日活动征集意见,以代表联络工作站、县人大网站、公众号为媒介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转交给县政府。
针对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房县县政府组织教育、民政、卫健、住建、司法等相关单位与部分县人大代表、群众召开联席会,进行专题研究,形成13项民生实事建议项目,并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最终在房县第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票决出新建关雎大桥、新建普惠性托育机构、实施温泉大道亮化工程等10个项目为房县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在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房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四方联动”,即常委会与人大代表联动、常委会与政府部门联动、专工委室与工作机构联动、实地视察与集中测评联动,把牢项目推进监督关,确保实事项目见实效、惠民生、暖民心。目前,10件民生实事项目正快速推进。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已成为具有房县辨识度的重要人大工作品牌。基层代表和老百姓纷纷点赞:代表票决制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真实地、具体地落实到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民生实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