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杰
古语有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新时期新征程面临新风险新机遇,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回应时代与现实的“最强音”,直面困难与挑战的“决战书”。调查研究取得的实效,连着真知与行动,串着信息与决策,系着党心与民心。做好调查研究,应以真字当头,坚持走实群众路线,才能真正让调查研究成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用“真心”精准“号脉”,想群众之所想,切不可“好高骛远”。在调查研究中,要围绕新形势、新特点下的新情况,多些“沉浸式”体验,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切实把民生问题的“枝叶”转化为调查研究的“主干”。党员干部应该做大兴调查研究的排头兵、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率,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摸到更多“真问题”。心中始终装着问题,到基层一线、群众当中找答案,做好“望闻问切”四篇文章。同时,将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学问,从理论层面去理解和消化,深入学习和把握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打好理论“根基”、备足思想“功课”,在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
动“真格”深查“症结”,急群众之所急,切不可“盆景造型”。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调研要回应时代关切和人民呼声,要坚持问题导向,调研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加强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地调查谋划。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一针见血”,提出对策“义正词严”,切实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更好更快更准地寻求到问题的症结,把握住发展的规律。切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只有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以“凿深井”思维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要及时解疑释惑、化解矛盾,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避免出现“繁文缛节”“迎来送往”,亦或是追捧“应景文章”“盆景造型”等现象,坚决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
下“真功”细谋“良策”,需群众之所需,切不可“空中阁楼”。能否有效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书写调研的“后半篇文章”。我们必须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发扬斗争精神,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勇气,不怕“烫手山芋”、始终冲锋在前,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闻其言,观其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生活常态中精准掌握群众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提炼总结,分类分级施策,让调查研究从“纸面报告”变成群众真实可感的“民生实事”,带给群众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用好共同缔造理念,和群众一起想、一起谋、一起干,让群众一起评、一起议,增强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好调查研究,关键在答好“群众满意”这道“制胜题”,在基础工作上做得更牢固,才能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调研报告写在老百姓的心坎上。(作者单位:房县城关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