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沙河乡:发展香菇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4-05-20 15:50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车钰泓 报道:又是一年夏菇开采季,在房县沙河乡15个食用菌产业园区里,758个种植棚内呈现一片忙碌的景象,农户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近年来,沙河乡加快打造本地特色香菇产业,通过精准施策、技术指导、营造氛围,带动周边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针对农户种植香菇过程中的成本高、资金不足的痛点,乡党委政府结合县七大产业链政策和乡“一菇两叶三基地”的产业布局,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菇农发放产业奖补,近3年累计发放780万余元。打造菌棚领养的经营模式,由政府出资建造768个香菇大棚,交付菇农免费使用,有效减少菇农的种植成本。同时,借助金融力量,脱贫户可到农商行申请5万元的无息贷款,提供发展初期资金,大大减轻菇农资金压力。

技术指导、多方督导。为抓好香菇生产工作,沙河乡集中力量,多方协调,联动发力。乡主要领导带领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树立信心,学习新技术。分管领导、产业办联合农技中心定期在香菇种植的关键时期逐村入棚开展技术指导,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各村驻村领导、驻村干部定期下村入户入棚走访,询问香菇产业发展状况,了解发展困难,力所能及地解决问题。乡龙头企业及种植大户定期开展技术交流,邀请相关技术专家实地指导,积极试验新技术新品种,提高香菇产量和质量。

营造氛围、掀起热潮。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吸引龙头企业入驻集镇,成立专业合作社,重点村设立15个香菇种植园区,与龙头企业对接,开展商业合作,保证菌棒、麸皮等原材料供应的同时拓宽销路、促进周边群众就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干部和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率先发展香菇产业,形成稳定规模和收益,吸引农户自发种植,促进增收致富。据悉,乡内各村菇棚几乎全由农户承包使用,菇农一年收入稳定在15万元以上,香菇种植基地一年能带动周边60余人务工就业。

下一步,沙河乡将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开拓香菇发展市场,吸引技术能人回乡,为香菇产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推广,擦亮香菇小镇的名片,让乡村振兴的脚步迈得更加稳健而有力。

一审:邹怡  二审:程艳 三审:黄朝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