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胡昌玉 报道:房县发改局在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以“学”为前提,指导项目建设,以“赈”为初心,为民增收,以“监”为载体,履好职责,以“严”字当头,做好项目规范。
突出“学”字,做到了然于胸。不断学习国家和省市关于以工代赈政策文件精神,对以工代赈项目单位进行培训,让项目单位深刻了解以工代赈的核心要义,熟悉操作程序和规范。在注重自身学习的同时,也不断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2023年到以工代赈发源地---四川广元市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当地先进的管理经验,今年又学习了陕西省铜川市董家河镇以工代赈经验做法,结合房县实际,开创了房县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模式。
突出“赈”字,做到增收富民。在以工代赈项目申报时,始终坚持“赈”的初心,对项目申报地务工群众进行摸排,对有群众基础的乡镇优先给予支持,始终做到“项目跟着群众走”的申报理念,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尽可能提高劳务报酬占比,促进当地群众务工增收。近两年,共带动近1300名群众家门口就业。
突出“监”字,做到寓服于管。在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严格履行监管责任,做到“项目开工、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验收”三到现场,对每个环节进行现场查看,闭环式管理。对以工代赈项目每月认真做好线上和线下调度工作,及时掌握动态,及时释疑解难,做到全程服务。
突出“严”字,做到安全规范。在转发以工代赈项目投资计划时,把劳务报酬发放标准和务工人数作为重点进行强调,并附上以工代赈项目规范模板,要求按照模板规范档案资料,做到一个项目一本档案资料。在项目竣工验收时,到项目现场亲自把关,确保项目实际建设内容和批复内容保持一致,做到流程规范、质量过硬、档案齐全、资金安全、群众满意,打造阳光安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