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车钰泓 报道:近年来,沙河乡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把乡村振兴作为最大潜力,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最高境界,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徐徐展开,白沙河村入选2022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产业振兴激活乡村发展引擎。沙河乡因地制宜规划“一菇两叶三基地”产业布局,将香菇产业作为重点,着力打造香菇小镇,引进龙头企业勤发富菌业有限公司,党员率先垂范设立香菇种植产业园,在全乡刮起种植香菇的热潮。积极管护老茶园,一年召开两次烟叶现场会在种植关键节点集中开展技术指导,保持现状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生猪养殖、鸡场及胭脂米三大基地。
人才振兴筑牢乡村发展根基。为吸引人才返乡,沙河乡一方面积极联系在外能人,引导其为家乡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发掘家门口的致富能人,先富带后富,促进周边群众就业创业。近年来,共吸引15位致富能人长期扎根本土,发展产业,助力乡村发展。
文化振兴凝聚乡村发展力量。沙河乡注重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遗迹、传说。加强对古遗迹的保护和修缮,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民俗活动,讲好沙河故事。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送电影、送图书、送演出到村,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
生态振兴描绘乡村美丽画卷。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投放垃圾分类桶12个。加强生态保护,开展植树造林、守水护水等活动。
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发展方向。加强12个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改善环境。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实施积分制,推进民主管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通过发展茶叶、虎杖等产业、租赁门面、委托经营等方式盘活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